新御宅屋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其他小说
开局踹掉扶弟魔 星光攻略 你哄哄我呀 温柔抚痕 牢人与海 全本小说
新御宅屋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民间风水奇谭 作者: 张自道 时间: 2024/06/29 
上一章   第1315章何为仙   下一章 ( → )
    热风呼呼的刮着,它携带起的滔天火焰卷起了滚滚热浪,火借风势,无往不利,但凡所过之处,那些骨瘦嶙峋的人们化为了飞灰,很幸运,禹王鼎特别的给我面子,身为金箍它爹的神鼎,变大变大变大,直至变成了一堵高大的城墙。

    事到如今,也顾及不到大鼎的出现能否引起天庭的注意,能够活下来才是当务之急,热风卷起来的烈火充斥着四周,天地间燥热的火气将我身上的衣物统统融化,所剩下的唯有陈福气给的红背包以及自己随身携带的青囊。

    伴随着风火撞击,大鼎发出‘轰轰’两声炸响,青铜的三足大鼎上的九州山河图却在不经意间有了一丝荧光闪烁,随即,天雷轰鼎,大鼎为也我争取了一片安全的区域,左右火焰擦着身体略过,皮肤已经赤红,非常非常疼,由内而外的燥热折磨着身体每一寸筋骨,然而,在如此天威面前我能做的只有忍!为了心中有着一片净土,多大的苦难我可以接受,作为男人,我要为在诗雨面前吹过的牛负责,因为,我是不可战胜的!

    热浪滔天,下有地火,中有罡风,天有雷霆,如此绝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地狱二字’,既然无法抗拒,那只好盘膝而坐,抱元守一,让体内可以形成周天大循环,调节之气,大鼎替我挡住了绝大多数的罡风与火,禹王鼎的高大,令天雷无法落至我身,哪怕如此,依然让我艰难的抵抗。

    不知这该死的热风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散去,哪怕有龙骨也在身吃不消啊,毕竟,我可没吃过太上老君的金丹,也没孙猴子的金身不坏。

    过了好一会儿,我甚至能闻到自己身上的焦糊味道,雷火不散,天地不静,如此危机四伏的环境下,活着都成了一种奢望,本想受着之气,可不管是雷是火,二者都有着令人难以承受的暴躁

    都说穷则思变,这句话是一点不假,即将无法承受那滚滚热浪之时,脑海里互相想起了当初吕祖所传授的心法,因为夏玲珑破了我在修炼后的纯身,导致纯气消散一空,也没了那赖以生存的大杀招。

    既然此地无,或许纯心法能让我受的舒服一些,回想着吕祖曾传授我纯心法时的场景,心中默念: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不自住,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抱元守一,内息调整,四周暴躁的热量渐渐变得平息下来,同样,我竟然觉舒服了很多,自始至终,我的修行皆是以功德入手,由术入道,以武明道,像是那些所谓的修炼之法,也不过仅接触过纯心法而已。

    所以,说到底我只是通晓术法的术士,以功德证道化身司阎罗,与那些隐入深山中的修士不同,道教提倡出世,儒家提倡入世,别看做的降妖除魔的活计,可更多的还是受到儒家忠孝仁义的影响。吕祖百字诀驱散了燥热,可看向茫茫四周,怕是一时半会儿也结束不了,雄心壮志被残酷的环境击的粉碎,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然而,因为温度的越来越高,空中雷霆频频落下,令我随身携带的两个背包断了绳,当所有的东西散落一地的时候,一本曾经被我遗忘许久的书籍出现,他也是当年舒化修成地仙的仰仗——“秘法!”

    符咒纂术我已经通大成,风水斋志由我代爷收徒将它赠与了李相如,唯有这本秘术是我一直以来所遗忘的物件儿,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已经成阎罗王,看这个没啥用啊。

    伴随着好奇心,再次将这本书翻开时,而它也将我的思绪完全打开,从此为我打开了一副通往另外世界的大门。

    第一页还是元始天尊所说《升天得道真经》当中的那句:“凝形固成黑,炼神凝结为赤蛇,锻炼呼为龙虎,龙虎蛇成一块,为和合四象。”

    可是,当越翻我越觉得不可思议,当中竟然记载了陈福气所说的五气朝元,书中所讲,五脏六腑两种练功方法,一曰:“五气朝元”,二曰:“六脉沉”。五气者修于“黄庭”之上;六脉者炼在“黄庭”之下,故开功之法有上下之分,之别,是谓“合于一道”,皆出“太极两仪”

    五气朝元法皆五脏所辖,而十指藏有六经,也成‘六脉’,其中有“足少肾经”、“足厥肝经”等等共六条经脉贯通丹田之气,上下两部修炼,使全身搜到气血循环,引得上下呼应沟通,经脉贯注丹田,领五气六脏相互贯通,表里内外融为一体,足以重归先天!

    【金庸老先生的六脉神剑就是基于道家六脉与丹田呼应所描绘出来的。】

    如果将自身与秘法中描绘的做比较,比起先天,我应该属于五脏气大成,由外而入内,手指六脉不透,无法汇聚于丹田之中,最终成不了五气朝元,但却因以武入道,奇经八脉将龙骨之力散于全身筋骨,另辟奇径,虽然破坏力很强,但却与大道相聚渐远。

    越翻越觉得心惊不已,当处在五气朝元之后,为接引天地气打下基础,五脏六腑的贯通可以让气透彻而过,那么剩下的便是要开三九窍,其中,因为需要接纳天气要开四个窍,分别为‘百会’、‘天目’、‘玉枕’、‘泥丸’,他们分别称为顶窍、意窍、神窍、总窍。

    除此之外还要开三个地窍接引地气,分别尾闾窍、气海窍、会窍。最后还要开之“中丹田”绛窍、双肩胛骨连接中间的空窍,二者的目的是接引人体‘人气’。其中九窍所接纳的气,简单点说就是老百姓讲的、气、神。

    《钟吕传道集》中说:“丹田有三,上田神舍,中田气府,下田区。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在下丹。”

    所以说修身练功,先开九窍,上接天气益智健脑,中接人气益宗气健脾胃,下接地气通心肾,培补元气。那舒化能开九窍接引天地气,去畜生道而化为人,其中与秘法中记载的开窍法必然是不开关系。

    当九窍已开,还需要开三,称之为“上中下三丹田”。 下丹田称“坤”,内藏先天之气,也是命门所在,此处为道教常说的结丹之所,用以炼化气。

    中丹田居于心下三寸六分,与脐门相对,心属火,肾属水,心肾二气想通,水火相容,此地也叫‘赤地’。乃为虚空一,藏有先天真气。丹成之后,此处为养丹之所,用以炼气化神。

    上丹田又称‘泥丸’,按照丹经的说法:由两眉之间入内,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房,三寸为上丹田。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为虚空一,藏有先天真之神。一旦丹成之后,此处为出神之所,用以炼神还虚。

    三者融为一体,并成为‘气神’,丹成之后自泥丸而出,至此之后,不死不灭,古代称其为‘修士’,多加修行功德,行三百善为地仙,一千三百善为天仙。所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神仙的大小,事实上与修为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020mAgAZINE.cOM
上一章   民间风水奇谭   下一章 ( → )
新御宅屋小说网提供大量免费的全本小说,穿越小说,网游小说,军事小说,玄幻小说,我们提供的全本小说是小说排行榜作品值得阅读,新御宅屋小说网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新御宅屋手机版 网站地图 萧薰儿的征程 牛顿小说网 
Copyright 新御宅屋小说网 小说排行榜 全本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 新御宅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