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官兵赶到的时候,这些人早就带着他们抢来的东西,逃进了深山。 留给官兵的,只有鲜血,尸体以及恐慌的城中百姓。 家里能吃的东西,能御寒的衣服,都被抢得 光了。 城中的一个富绅家里,更是被洗劫得干干净净,连人都杀光了。 这并不是个例。 在大理,这样的事情,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各地报匪患的折子,如同 水一般地涌向了善阐府,涌向了董羡的案头。 天来了, 耕开始了。 建昌府开始了忙碌的 耕,在那里驻扎的宋军,以战营为单位,放下了武器,挽起了袖子,卷起了 腿,走进了田间地头,帮着百姓忙起了 耕,这让刚刚归附贵州路的建昌府百姓有些诚惶诚恐。 他们还没有见过这种阵势。 会川府也开始了 耕,百姓们艰难地度过了一个冬天,本来以为 天来了, 荒肯定会更难过一些,却发现官府居然给大家发粮了。 虽然是借贷,但只要一分息的借贷,却让大家恍若在梦中。 借一斗粮,秋还一斗一,这可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良心价,善心价啊! 不但借口粮,种子也可赊欠,牲口居然能租借。 反正过了一个冬天,会川府乡下的百姓们发现原先管着他们的官儿全都换了,来的都是一些他们不认识的人,以前的那些官儿,现在都陪着笑脸跟在新来的人旁边。 新的官儿对这些旧官凶得很,对他们这些百姓倒是笑嘻嘻的。 这些好事,都是出自这些新来的官儿们之手,一下子,大家就对这些人的好 度噌噌上涨。 天种下去的希望, 秋天收上来的是果实。 大家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干劲,去年入冬时节的那份绝望,现在却是觉得恍若隔世。 子,好像正在变好呢! 会川府的变,自然是因为现在的会川,已经不再是大理的会川,而是变成了大宋的会川了。 来自贵州路上的官员们,全面接管了会川的基层政务。 原本的官儿们,原地降一级,先做副手,将来如何,自然就要看他们这一段时间的表现了。 如果表现出 ,萧诚有的是地方安置他们。 现在权当是对他们进行培训,等到大军一动,席卷大理的时候,这些培训合格的官员,自然而然地就会一个个地得到重用了。 当然,这也还得看个人的造化。 比方说,已经有人因为不服气原地降一级莫名其妙地丢了官儿而怨气横生不肯干活的人,现在已经被扒得一干二净回家玩泥巴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用间 当然,现在闲得只能玩泥巴的人还有很多。 比方说谷正。 此刻就正蹲在地上,百无聊赖地玩着泥巴。 被雨水浸润的粘土在他手里上下颠倒,片刻之间便顺滑无比,然后在他灵巧的手指之下,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物件。 造型各异的水壶,茶杯甚至于一些个形神俱备的飞禽走兽。 这家伙如果不当将军了,凭着这门手艺,估计也能混得不错。 麾下几百名骑兵此刻都在溪水边洗刷着自己的战马,一路奔波而来,战马身上溅 了泥浆。 谷正是奉命来剿匪的。 不过下达这个命令的长官和谷正自己也知道,这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等到谷正赶到,那些所谓的匪徒,早就遁到了大山里头去了。 悉地形的这些山匪们,在本地有着强大的基础,在谷正看来,只怕每家每户,都有人去做了土匪。 活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冬荒,该饿死的,已经差不多都饿死了,该冻死的,也都成了埋在地里的一把朽骨。 来了 天,万物复苏的时候,总是能找到一些吃的。 再难,也是要往地里种下一些希望的。 没有种子,便只能高价向富户购买,因为不种的话,岂不是连希望也没有吗? 忙完了 耕,身心皆疲的百姓们还没有缓过气来,朝廷新的命令下来了。 也正是这条命令,让老百姓们彻底崩溃了。 税。 去年的税已经 清楚了,去年的徭役也已经服完了,今年不管是夏税还是秋税,都还远远没有到 子呢! 但朝廷一纸命令,要提前征收。 而且还是夏税秋税一齐提前征收。 划到每个百姓头上,差不多便有一贯钱。 一个家庭如果有三五个成员,那便是三五贯钱。 即便是太平年节,普通百姓家里积存三五贯钱也是极不容易的,更何况从去年开始,战争爆发,生计更加艰难。 除了沉重的税赋,还有让人更加恐惧的徭役。 这不是去修路架桥防洪水,这是去为军队运送粮草,打造军械甚至于修筑城堡。 这是要命的东西。 于是乎,大理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逃税,逃役。 当逃远可逃的时候,举旗子拉杆子造反,便成为了家常便饭。 左右是活不下去了,还不如上山去当土匪,说不定还能搏出一条命来。 本地的官儿们,现在是不敢或者也是不愿剿匪了,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往上数个几代,搞不好大家还是同一个祠堂的,而且那些青壮都上山去当了土匪,你在本地欺负这些孤儿寡母的,要是绝户头也还罢了,可要是人家还有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报复回来。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