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鑫:“……” 无法回答。 他也不明白, 林济只是去参加了一趟星月奖而已, 回来就决定写一个电影剧本,更让马鑫惊讶的是, 他居然不纯粹是写剧本,还要参与对这部电影的投资。 透 这个消息时,林济的语气很平淡,可听到投资额的马鑫却被深深震惊了。 不管是投资的巨大数额,还是林济表现出的漫不经心,都让他一个贫穷人士相当心酸。 当然,当了林济的经纪人之后,马鑫绝对不算穷,只是和娱乐圈真正的豪富比起来,他还差得太远。 章力纯、华泰几人的疑问林济先回答了,他写电影剧本只是尝试,重心还在电视剧圈这一块。 林济觉得,自己大概是有写作瘾在,电影带来的收益或许更高,可他还是更喜 把电视剧一集一集写完的过程,电视剧供他发挥的地方更多,可紧可松,没有那么多意识 的发挥,林济可以一口气写到心 意足。 “那林编,等你的好消息。” “你的电影我们当然也会支持,上映了记得通知我一声。”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济就和闻庆、田尧两人一起商量电影的剧本。 投资这块林济不太在乎,他经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钱,不需要和别人分,业内都清楚他的市场价,他和哪家卫视合作,卫视方面都会先把薪酬打进他卡里。 这只是创作前的收入,通常产生于林济动笔之前——卫视方面从不会在薪酬上和林济讨价还价,相比剧集所产生的收益,哪怕林济拿的是编剧行业的头部薪酬,他的 价比也相当高。 林济的银行卡常常会莫名多出一笔钱——来自于剧集的广告收入、各轮播放收入、海外版权收入……林济有时候都分辨不清某笔钱究竟来自何处。 比如《杀机毕 》播出那段时间,除了梧桐卫视打来的酬劳外,林济还收到了《静梧传》的海外收入和《淬火》的奖金。 《静梧传》这一笔分成有7位数,而《淬火》的奖金则是700块。 客观来说,《淬火》陆陆续续拿了不少奖,但是奖金数额着实有限,别说是分到林济这个编剧手里的,就是卫视自身收到的奖金也少得可怜。 可不管奖金是一万还是一千,大江卫视那边永远分毫不差地分到林济手里。 《淬火》第二轮在大秦卫视播出过,那阵子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有位老年观众觉得《淬火》拍得很好,居然给大秦卫视送来了钱。 他是在楼下硬 给保安的,保安想将他喊住,他人却已经跑远了。 这笔钱很少,是零散的几块和几十块组成的,大秦卫视不知该怎么办,后来经台长拍板,把这件事公开了,剧集的收入卫视捐一部分给济川机 厂,这几十块钱就分给了《淬火》的主创们,林济也从中分到了一笔。 这是林济编剧生涯拿到的为数不多的现金,却被他很珍惜地收了起来。 他喜 上网看剧评,收集观众对于他剧本的各种意见,也喜 看不断上涨的收视数字,那意味着观众对他剧本的喜 。 但不管收到多少赞美,他依然会被这种纯粹直接的喜 给 动到。 或者说,他之所以成为编剧,所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时刻。 林济对钱并不在意,他觉得,他的钱与其放在银行卡里一动不动,不如用来帮闻庆他们拍电影。 几人商量了好几个晚上,想以大屏幕形式呈现的内容有许多,按田尧的想法,要么就拍个小成本青 片,类似《悄悄恋着你》电影版那种。 这类型电影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上还算吃香,属于以小搏大的典型,只要剧组做好宣发,在年轻观众那里得到认可,票房成绩不会太差。 “那样会不会太重复了?”闻庆道,“如果我以后还有拍电影的机会,我倒是愿意试试这个题材,可如果只有一次机会,我想拍我自己想拍的东西。” 田尧也不由思索了起来。 虽说林济投了一大笔钱,足够他们搭建好剧组请来演员,可田尧和闻庆的本意绝对不是把这笔钱用光,在用林济的钱之前,两人先把自己的存款掏了,闻庆抵押了一套房,田尧连自己的车都给卖了。 两人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去筹备这部电影,如果失败的话,他们也不会让林济给他们投资第二次。 “那……我记得你有想拍的类型?”田尧回忆了片刻,他记得闻庆提过自己想拍的某个题材,那时候他俩刚认识不久,到现在,他莫名地就想不起来了。 “是有一个想拍的。”闻庆看向林济,“我想拍一个多人竞争求生的题材。” 林济脑海中灵 一闪:“大逃杀类的?” 闻庆点了点头:“对,让我找找看。” 闻庆找来自己许久之前写的备忘录,他记了剧情设定,因为这种题材节奏非常快,有点恐怖血腥,拍电视剧不合适,闻庆一开始想的就是把它拍成电影。 那会他才刚刚大学毕业,只是有过这种想法,从没想过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闻庆对这个题材是有执念的,他换过好几个手机,但每回他都把手机截图留存着,前段时间屡屡碰壁之后,他以为自己再没机会去尝试这个题材,但今天,他终于有机会翻出自己的备忘录。 “你看了不许笑,这是我大学时候写的一个小剧本,我写剧本的能力肯定不如你。” 闻庆自认不是天赋型导演,不过他属于说到就要做到的 格,不管中途吃了多少苦,他总是能接近自己的目标。 林济认真看着闻庆发来的图。 准确地说,闻庆发来的更像是剧本的大纲,填充的细节约等于零,但剧本的脉络相当清晰,就是一个大逃杀类型的故事。 这一类型确实不适合拍成电视剧,它讲究的是一个视觉与大脑的双重刺 ,拍成电视剧的话,长剧冗长的节奏就足以让观众失去耐心。 据林济了解,电影圈目前几乎没有这一题材的作品,闻庆要拍的话,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你觉得怎么样?”闻庆问道。 刚刚田尧提议其他题材,闻庆全程面不改 ,但一提到自己真正想拍的题材,他一会看看田尧,一会看看林济,表情里的紧张显 无疑。 “要不,咱们拍拍试试?”田尧道,“拍点不一样的?” “我没意见。” 田尧和闻庆不约而同地看向林济。 他俩有没有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林济这个金主兼编剧的意见,剧本能不能写要靠林济,而电影能不能赚钱,也得看投资人的想法。 “我也没意见。”林济道,“剧本咱们再讨论讨论。” 在林济上辈子,大逃杀这个题材并不罕见,有最后一幕干掉boss逃出生天的,也有结束一个循环开启下一个循环的,这个题材也受不少cult片青睐,往恐怖、血腥方向贴近,也有走展现人 路线的。 当然,这一题材通常只有特定的观众群体喜 ,票房实绩还是要逊 大众向电影许多。 …… 自己想拍的题材被林济认可了,闻庆相当高兴,讨论剧本时都比往常积极了许多。 几人的分工和拍《悄悄恋着你》时差不多,田尧制片人,闻庆导演,林济编剧,几人待在林济家里,从剧情设定讨论到人物 格,讨论热烈的时候,一整天都待在林济书房里不出去。 “你当时怎么想到这个题材的?”田尧问。 “就读大学那会,太 很好,教室门关着,我就忍不住想,这会儿如果有丧尸跑进来该怎么办,再往深了想,故事的轮廓不就出来了吗?” 田尧:“……你到底有多恨上学?” 闻庆:“说得好像你没逃过课一样。” 几人一商量,这种题材要想拍好,恐怕还得找个特效团队过来:“预算又要涨了。” “仔细想想也不亏,导演走分红,编剧走分红,制片人也是分红,演员嘛……请几个便宜的。” “……还想不想赚钱了?” “那演员也走片酬分红?” “……得先有钱分吧?” 虽说剧本讨论得热火朝天,讨论最 动的时候会让他们产生票房已经赚了五个亿的错觉,但事实是——他们暂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拍摄还没开始,上映更是遥遥无期。 “做梦真好。”闻庆 慨了一句。 “不管怎么说,咱们好歹知道自己要拍什么内容了,有我们济在,我特别安心。” 林济:“……” “剧本什么时候要,不急着要我就慢慢写了。” 他这话刚说完,闻庆和田尧两人一左一右将他抱住:“济啊,你是我的神!” 林济:“……” 不要叫他济神,很容易打成 屎。 第102章 变态林济 林济又开始闷头写剧本了, 田尧和闻庆依旧时不时上门找他,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林济坐在一边整理思路,田尧和闻庆则提供一些新灵 给他——都是两人多年来看恐怖片掌握的经验。 林济的速度时快时慢, 毕竟电影剧本的创作和电视剧有不同, 而大逃杀类型属于电影剧本中更为紧张刺 的, 林济必须让台词 简, 减少废话。 但要留的台词还得留足够了, 否则就是短剧了。 因为这是自己第一个电影剧本,林济动笔很谨慎, 字句斟酌, 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设定也相当细致——电影不会给他几十集的时间去慢慢呈现某个场景, 必须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完成。 林济上辈子创作电影剧本的机会也不多,不过他多少有一些经验,他也有几位在电影圈发展的朋友,彼此会 换在剧组的经验。 这个剧本,林济最先写的是大逃杀的游戏设定。 上辈子最经典的大逃杀电影, 发生在一群青少年学生之间, 大逃杀这个题材要做到 引眼球,其一是对于游戏的设定, 其二是各种出其不意的死法。 游戏设定必须写得新奇有趣,还要和角 的死法绑定在一起, 即特定死法符合特定游戏的规则, 一部电影放完之后,观众们未必记得角 与其对应的死法, 但这是电影播放过程中 引眼球的重要手段。 或者在结尾设定得新奇一点也不错。 林济上辈子看过一部大逃杀题材的电影, 当时这个题材已经拍烂了,那部电影倒也算不上十足有创意, 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主角击败所有对手从 闭室中逃 时,她发现,她只是来到了一间新的 闭室, 闭室中依然有人在等着她。 不过那部电影内容平平,唯有结局出彩一些,而他们接下来要拍的电影并不想只有结局才令观众印象深刻。 林济 觉自己的脑细胞又要被烧坏了。 不过在他看来,这个剧本倒是比《杀机毕 》要好写一些——故事只有一条线,也没有所谓隐藏着的凶手,过程再复杂,他只要想一遍就足够了,倒不必一遍又一遍地使用自己的大脑。 闻庆和田尧也忍不住抱怨:“……我是不是有变态杀手的潜质?” 作为林济灵 的来源之一,两人被 着想了无数种角 的死法,在这一过程中,两人 觉自己逐渐变态。 闻庆卷起纸,采访林济:“你写《后 》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 林济眨了眨眼:“……还好吧?” “大变态。”田尧一脸正派地盯着他,“你的变态令人闻风丧胆。” 林济:“……编剧都是这样的。” “你自己一个人变态就行了,不要拖一整个行业下水。” 两人嚎了一会,林济开始问田尧剧组的搭建情况。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