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凉西州兵士,确实可以调到灌江府来用。 那要有汴京,陛下同意! 你纪炀凭什么说调就调? 梁王更是捏到把柄。 与此同时,他也知道灌江府的子已经要结束了,他要趁着子结束之后,更多地扩大宗室战果。 不能让纪炀这么顺顺利利地拿下灌江城,到时候功大于过。 以徐铭的本身,必然守不住那些盐矿。 纪炀之前不手盐矿,不代表他立功当上灌江府知府之后,还不手! 所以梁王干脆借题发挥。 不管这场仗打得如何,一定不能让纪炀得到太多胜利果实! 这会不抹黑,难道等着他打赢胜仗,把叛国的逆贼抓住了再抹黑? 陛下对纪炀的信任,大家有目共睹。 说不定内里也有皇帝的授意。 一定要在胜仗打完前,先定下对纪炀的处罚! 如果纪炀还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那朝中肯定没人帮他说话。 可到这种时候,他的基本盘林家不用说。 甚至跟纪家伯爵府沾亲带故的官员,以及兵部,武将一派,一起全力反击。 梁王有多怕纪炀立功,他们就越希望纪炀胜利。 不止纪家伯爵府亲戚,也不止兵部,武将。 还有工部右侍郎田兴志,都知道,他在潞州当知州的时候,是纪炀的上司。 再有刚升迁没多久的吏部左侍郎颜海青他爹。 井家老侯爷在自家宴会盛赞纪炀等等。 刚同映月郡主成亲了的晁家军一行,也表明立场。 最后还有林家这个大靠山。 纪炀在朝中的人脉已经渐渐显现。 他不是那个在潞州做了不少事,却传言不广的小知县。 以他在官场的人脉,以亲朋岳丈家千丝万缕的关系。 再加上令人咋舌的能力。 纵然对上宗室一派,他也有掰掰手腕的力气。 这些人一起吵,那就不是一两天的事。 朝中一边给灌江府那边送急信,一边起袖子继续吵架。 吵到今天。 也就是十月二十。 都吵了快一个月。 眼看梁王拉着宗室,拉着户部,拉着礼部,再有一些朋,已经有些颓势。 从灌江府来的第三份文书,终于在第二放到皇帝案上。 皇上轻轻咳嗽了几声,看看旁边神奕奕的儿子。 皇子刚开始看到朝廷吵吵嚷嚷的时候,还有些吃惊,等知道那是常态的时候,甚至能一边听他们吵架,一边看文书。 但就算如此淡定的皇上跟皇子。 两人看到灌江府来信的时候,还是脸不同。 倒不是生气。 就是觉得吧。 这次纪炀又要给出什么惊喜啊? 十岁的皇子已经有些习惯了。 “父皇,算着时间,应该是拿下灌江府的消息吧?” 皇帝微微点头。 应该是了。 有纪炀在。 还有他的凉西州指挥使在。 灌江城纵然有再多私兵,也能拿下。 两人做好准备,这才拆了信件。 皇子眼睛。 他没看错? 没看错吧? 文书里还夹着简易新舆图? 把古博城给划进去了? 等看完文书上所有内容,皇子有点恍惚。 他是不是不识字啊。 上面所有字他都认识,怎么连起来,好像看不懂? 皇帝直接站起来。 纪炀? 让你打灌江城,你顺手送了个古博城? 帮承平国地图又扩大一点? 真有你的! 第98章 十月二十一, 临时加开的小朝会,各部尚书侍郎, 以及几位大学士, 学士,宗室等人都到齐。 来自灌江府的信件在众人手中一一传阅。 然后是一片寂静。 就连支持纪炀的人,此时都变得异常沉默。 他们没看错? 真的没看错? 最后还是林大学士开口:“其实, 不止太宗说过,要收复失地,许多圣上都说过。” 怎么讲呢, 哪个皇上还没口嗨过几句,要收回以前的领土? 但说归说, 做归做。 不是盛极一时, 怎么可能把失去的土地再要回来? 但纪炀就是要回来了。 看那信件里写, 古博城百姓看到承平国队伍的时候, 还欣雀跃。 这里面没有他的使力, 那谁信啊? 明明是灌江府内忧外患的时候,他竟然搞了个双赢的计谋, 双赢不是双方都赢, 是纪炀赢两次。 既安定灌江府, 把臣贼子捉拿, 更让故土收回。 这两样功绩,如果不看他是自己私自联系兵马的份上,封侯拜相, 一点也不为过。 听到私自联系兵马这几个字。 皇帝轻咳:“诸位卿还有什么看法。” 从九月二十收到第一封文书。 接连第三份文书。 也就过去一个月时间,吵了多少次架大家心里都有数。 一方说什么纪炀妄自尊大, 矜功自伐, 竟然做出这种目中无人之事。 贸然在灌江府发兵, 他眼里到底有没有朝廷,有没有皇上,有没有王法? 说的反贼,到底是谁! 不会是纪炀自己吧? 其实这话,大家都不信,纪炀何苦要反,以他的年龄,以他跟娘子的身份,还有他在朝中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不会反。 真要反,就会像当地豪强那样按兵不动,找准时机。 再又说纪炀好大喜功,不听约束,更教难制。 这在你们武将里,那都是要斩首的。 武将听到这话,立刻反驳:“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你都没听过?凉西州指挥使都在,你们有他懂?还有那个武知县,他不懂?” 林大学士一立刻道:“纪炀并非有意陛下,只是边关距离汴京太远,若真等汴京回信,那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把事情拖到第三次关市,那当地豪强又会囤积多少私兵?”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