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再听得后续时,遂渐渐明白过来,所谓丹君,大抵是中州对于古之金丹境界的有道真修的敬称,而且常常用于后嗣血裔敬称先祖。 归究底,这所谓《太虚经》,不过是一部高品的功诀罢了,少年书生再是讲的天花坠,以自然之音撼动道法之声,这功诀本身的意蕴,却浑无那触动楚维自身功果的无上义理。 但诸修听得此经,本也不是为了找寻无上法门,继而转投混元法修途门下的。 而且事实上,也正是没有了功诀无上义理的干扰,反而教诸修能够更为直观与明朗的见混元法身之道的框架、脉络、轮廓,乃至于是全貌! 就像是早先时楚维以同样高品的经篇却见了古元门剑法剑道一样。 功诀本身的品阶不重要,那脉络与轮廓,才是诸修参道悟法的重中之重。 而这种重要本身,对于楚维而言也是同样关切的,因为他毕竟昔只是探索过法身之路而已,对于法身之路修持到最后会是甚么样的景象,楚维有概念,但是不曾真切的推演过,无从实证全貌。 而这种错失过的“遗憾”,在少年所讲述的混元法身之道的完整功诀之中,得以了弥补。 法身修途自锻体之道伊始,熔炼诸般道法功诀,以身形而承载,修道如锻体,锻体如炼法。 这便也是法身之称的由来。 而在少年书生所宣讲的功诀经法之中,当这法身之修途伴随着九炼丹胎的过程抵至极限,当一切徜徉在身躯之中的道与法蜕变与升华,进而凝练成道果的过程之中。 其道法本已与气血道躯所纠浑一,功果之于道果的蜕变与升华,亦是法身的蜕变与升华。 而对于到了那一步玄妙意境之中的修士而言,其身道躯,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法身,而是有着一种更为高卓的称呼,被言称为“相身”。 法为道之表,相为道之形。 更为直观些来说,如今少年书生又还能够称之为法身,商伯所修是混元法身之道,但其人所炼,已经是相身。 而也正因为这一步的观照,楚维遂若有所思起来。 法身之道从来与真形之道同源而出,而道途趋近。 他们同样从身形上得以阐发,但是在演化到了符箓篆纹的地步之后,法身便随之将其炼入气血道躯之中,而楚维的道途,则需凝练真形图录,以其承载道果,继而再与身形相合。 只是缺乏了这一步的曼妙,便彻底使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此后,法身也好,相身也罢,尽皆重身道躯而已,但是楚维的修法却走上了形神皆妙的路,兼顾着道躯与功果,不偏不倚。 而且,在这一过程之中,法身之途,不过气血与功果相合,两两叠加而见得强悍蛮霸。 但楚维的真形之途,只真形图的凝炼,便是修士之功果在筑基境界之后的又一度打磨,甚至其打磨本身,伴随着九炼丹胎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重复,在打磨之中进益,在进益之中打磨,尤是,愈见得此道高卓而缥缈。 但这并不意味着法身之途无有可取之处。 至少此刻,楚维便已经开始思量那劳什子的“相身”,毕竟照理而言,楚维以大药菁华炼法,以道果之力奠基,以法宝共鸣兼且贯穿真形图。 要说该有的蜕变与升华的气韵,楚维是一点儿都不缺。 他未必不能复刻那所谓相身的玄妙于真形领域之中,就像是他早先时复刻“人器合一”之法一般。 尤其是,楚维考量到,如今他自己对于相身的认知,不仅源自法身,更是受限于混元法,此法不修,诸法浑于道躯而无有天地通。 楚维遂也因之而思量着,这一道转换入真形领域之中去时,或许能够将天地通的一步同样加入进去,以天地诸气的贯通,来弥补楚维内蕴的道果之力不足的事实。 又或者,这样的单一真形图的“道果之力”薄弱的现状,需得在持续进行丹胎境界修持,以复数量级的真形图相叠加,来实现这显照相身所需得要的底蕴。 但是当楚维将思绪弥漫到这一步的时候,道人忽地觉,至少这一次的转化,因为需要更易之处过多,反而不好再沿袭旧称。 “法身……相身……天地通……” “法相天地!便叫法相天地好了!” 第553章 试演创法待磋磨 试炼一界,幽暗寂无之中,楚维短暂的沉浸在了自己的参悟与思量之中。 磅礴的思与念头里面,伴随着那面玄真宝鉴照,复数量级的神形真灵在这一刻与楚维的魂魄,前所未有的空灵意蕴徜徉在了楚维的神念之中,继而,是数之不尽的灵开始在思与念头之中不断的生发与碰撞。 许是因为玄真宝鉴之中诸道神形真灵的缘故,自一开始,那些灵的诞生便浑似是源自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方向。 但饶是这灵本身是“散漫”的,但是好在,法身也好,相身也罢,又或者是楚维的真形领域,尽皆都有被道与法严格的拘束范围与边界。 继而,在思与念头的引导下,这些磅礴的灵本身,被得以牵引至这些领域的范围与边界之中去,继而在相互碰撞之间,以灵照着道法的表与形,焕发着道韵与义理。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此时间《太虚经》的全本映照在楚维的心神之中,法身与相身不仅仅是被锚定了具体的范围与边界,因着其字句所阐述的义理,其道与法真实不虚,能教人见纤毫微末,更能够见符箓篆纹的恒定之纹理。 这是楚维最为擅长的,锚定了诸般之后的参道悟法的领域。 于是,那些一板一眼有着明晰框架与脉络的道法,顺延着原本同源而出乃至于在最初几步路上一脉相承的牵系,这些原本繁浩至极的法门义理,尽皆朝着更为繁浩与玄妙的过程演化而去,随即一点点被楚维如同映照与搬运也似的,倏忽间,便“蔓延”到了真形的领域之中。 这不仅仅是由简变成繁的纯粹蔓延过程,楚维明晰的知晓着法身之道的弊病,或者他认为在修法过程之中于一切圆融无漏里所缺损去的、无法顾及的部分,包括混元法的单一,与变幻成开天法门之后应有的、天地、乾坤轮转的意蕴。 这是在蜕变与升华的过程之中同时展开的填补、演绎、打磨。 很快,一部愈趋近于完整的经篇便在这样的蔓延与演绎的过程之中,乘着灵碰撞的明光,映照在楚维的心神之中。 经篇在映照的闪瞬间便已经完整,至于之后需得要依照实证来一点点的调整细节、打磨至圆融之类的细过程,实则已经不会影响到经篇本身的运转。 到了楚维如今的修为境界,甚么样的道法功诀本身是未知而尚待验证的,甚么样的道法功诀本身是完整但亟待实证的,已然能够被他悉。 于是,顷刻之间,楚维几乎毫不犹豫的运转起了这部经篇。 二炼剑气真形图录的过程仍旧在持续,这一道楚维并未曾走到通途的尽头。此刻,伴随着功诀的运转,楚维身上一切关乎于剑气的道法气韵尽皆消隐了去,在融入那符箓篆纹的过程之中,复又紧锁入了道躯最深处的血髓之中。 与此同时,依然至善至美的太雷炁真形图的力量开始从楚维的道躯之中毫无滞涩的显照,进而伴随着气机的发,那磅礴兼且沛然的雷霆法力之中,某种鎏金颜的灵光倏忽间照在了楚维的眼眸之中。 那是楚维奠基了自己第一炼的道果之力。 在符箓篆纹淌于自身的四肢百骸、身气血之中的同时,楚维开始从类似于“法身”的领域,借着这一点真正高卓的蜕变与升华的力量,在入类似于“相身”领域的同一时间,楚维驻足在形神皆妙的领域之中,开启了内外通的状态。 这一刻,内外通的,不再仅仅是楚维的内周天与天地寰宇。 而且还有那一缕道果之力与天地自然的通。 更准确的说,这更像是借助着那一缕道果之力的通,在演绎着金丹境界大修士驾驭天地诸炁的部分曼妙。 于是,几乎顷刻间,浑似是天雷引动地火。 霎时间,疯狂的无法计量的海量元气朝着楚维的身形咆哮着灌涌而至。 而如今,这种无法计量的海量元气,却并非是尽皆冲刷入楚维的内周天经络之中,更准确的说,其中几乎九成九的沛然元气,是冲刷入了真形图录之中,冲刷入了真形图内奠基的那一缕道果之力中。 下一瞬,几乎电光石火之间,有着玄雷的明光从楚维的体内焕发! 闷雷声连绵不竭,那是楚维的真形图在随之而“膨”开来,连带着,是楚维从肌肤皮囊,到气血筋,再到骨相髓,一切的一切伴随着真形图录的同时“膨”。 只一刹那间,这种“膨”本身便已经超过了楚维昔里所显照的磅礴之象,倏忽间从数人之高,变成了十余人高,再变成数十人之高。 真正的,这一刻,天地在楚维的眼中同一时间变得渺小复又广阔起来。 陡然间剧烈的膨,教楚维很快便失去了切实的大小概念。 他已经不再用一人之高来锚定自己的变化。 此时间,楚维更多的是将注意力回归到了自己的身形变化上。 膨本身仅仅只是身形大小上面的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真形图录被天地之气的灌涌,不可避免的,道与法的意蕴本身,在原本深种入自己身道躯的同一时间,也被因之而催发至了身形的外象上面,得以显照,此道之所以为此道。 法为道之表,相为道之形。 霎时间,伴随着身形的变化,太雷霆与血焰的明光尽皆淌在了楚维的道躯表面,仿佛有雷池虚悬在天顶,继而是若大海汪洋一般的雷浆倾倒与挥洒,与此同时,原本熔炼入楚维法力之中的大药菁华被进一步发。 沛然的气韵复又牵引着更为海量的天地元气汹涌而至,几乎顷刻间,浑似是原本锻体之道的狰狞外象显照,雷霆与焰火织成了玄红二的鳞甲,尽皆披挂在了一切能够得以观照的楚维身形上。 这鳞甲本身极尽的贴合着楚维的身形,乍看去时,半似是战甲,半又似是真正的狰狞兼且朝着妖化一般。 但是楚维能够明白,这一切的变化无有分毫的妖兽血煞之气,那是纯粹的道法映照成的外象,不过是龙相更合于此道的部分真形而已。 与此同时,楚维的手中未曾再有环首刀显照,但是伴随着同样的气劲贯穿在真形图录,同样焕发着法宝品阶的环首刀。 登时间,楚维双手小臂处的鳞甲尽皆浑似是开裂一般,在朝外的那一面上,像是甚么骨骼皲裂,刺破肌肤而出,紧接着在元气的灌涌下,显照成了两柄狭长的银灰宝刀。 再仔细看去时,楚维的额头处更是有着若有若无的隆起,连带着面容的骨相上也有着稍稍的变化,半似是龙相,半似是人面,可偏生这样的错,复又显得狰狞而且可怖起来。 这便是功诀尚还未曾打磨至圆融的缘故。 但一切有条不紊的变化仅止于此了。 天地元气的灌涌而就持续不断兼且愈演愈烈着,但是对于楚维而言,倘若说这一步仍旧是自己的道与法在主动焕发显照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紧接着天地元气催动着的演化,一切自有序之中趋近于无序。 最为明显的变化则是,那些鳞甲开始剧烈的刮擦出火星来,教人牙酸的金石摩擦声音之中,更有着鳞甲褶皱乃至于皲裂,偶然间,尤还能够看到裂纹处展出来的殷红血。 于是,闪念间,楚维前所未有的掌握着形神皆妙的无上意蕴,通身气血、全数道法,哪怕是此时间法相天地的如山岳般的膨身形,都尽皆被楚维轻易掌控。 紧接着,通被从内外所隔绝,一切天地元气的灌涌戛然而止,紧接着,那些淤积在自己内周天内的未曾被掌控与炼化的无序之元气,被顷刻间宣了去。 而伴随着这样的变化,楚维如山岳一般的法相天地之形开始了“缩水”的过程,连带着,那错出的伤口轻而易举的弥合,再之后,是狰狞的面容消隐,通身的鳞甲消隐。 一切形与质尽皆复归于楚维的人身道躯,待得不谐的那一部分的元气尽皆宣去之后,余下那些尚还徜徉在自身真形图录之中,徜徉在自己内周天经络里面,已经初步被炼化的元气,此时间更浑似是填进了熔炉之中的薪柴一般。 霎时间,诸气被楚维的道躯与真形鲸,连带着,几乎只几个眨眼的功夫,楚维的身形回归了原本大小。 “单一的真形图录……过分的单薄了些,无法支撑法相天地的变化,这与真形图的圆融与否无关,至于涉及到的道法的多寡有关……” “而且,单一的真形图,极易在施展这法相天地的过程之中,朝着混元法领域的方向有所偏斜。” “要真正扎在自己的道法领域之中,至少需得两种不同道法的真形图相互间的织共鸣与错支撑。” “那么……想要将之尽善尽美,至少是圆融无漏,便需得以更形而上的道韵将之统御。” “譬如太雷法真形与即将打磨至通衢的剑法真形,若要教此二者齐皆统御,则需得是《道童图》。” “不……不对……” “到底是哪里,还有着甚么,被我自己忽略了去!” 原地里,幽暗一界之中,长久的寂静,教楚维能够前所未有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冥冥之中的触告诉楚维,法相天地的道途方向上,仍旧有着甚么是自己所未曾看透彻看清晰的,那朦胧雾霭之中,仍旧有着真正的庞然大物亟待发掘! 可是连这种冥冥之中的触都只是一闪而逝,教楚维苦思冥想却无从再找寻有那启发自身的灵。 但是楚维却并不觉得苦恼。 倘若说昔入真形的领域之中,楚维是在开道;那么今从法相天地朝着更深远处求索,则是楚维在创法! 待得道与法两相合宜,便是楚维真正能够将真形道途把握在书中,著录书经,落于文字的那一天! 第554章 寿同天地一愚夫 与此同时,西极之西,须弥一界之中。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