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朝廷真要下力气调查江湖上的事,同样也能查得出来,所以李慕不怕太皇太后不相信自己。 听了李慕后面这段话,太皇太后正 问道:“李先生,哀家问你一句,攻打西夏,我大宋可有必胜把握?” 李慕认真的道:“回太皇太后,战场局势千变万化,未到尘埃落定之时,谁人敢说必胜?” “古来征战,将士当有必胜之念,谋士当有取胜之道,但万无必胜之理。” “不过我大宋无论人口还是粮草,皆比西夏多上数十倍,西北边军亦是百战 锐之师。” “兵 粮足,又有如长空剑派和丐帮这样高手如云的民间组织相助,莫说是西夏,便是对上辽国,大宋胜机也当有十之七八。” 李慕一番话,虽然太皇太后还在踌躇犹豫,一旁的哲宗却早已听得热血沸腾。 一直一言不发的哲宗忍不住开口道:“皇祖母,孩儿以为,征战之事,有六成把握便已可放手一搏。” “既然攻打西夏咱们有七八成把握,那与必胜有何区别?” “难道咱们真等西夏准备好充足的毒气,将我大宋军队打得落花 水吗?”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道:“官家,一旦动了刀兵,军民肝脑涂地,不知要死多少人,烧毁多少房屋,有多少人家要家破人亡, 离子散。” “为君者 中时时刻刻要存着一个‘仁’字,别说胜败之数难料,就算真有必胜把握,这仗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不过你说的也有理,如今的局面与往 不同,西夏着实欺人太甚,这一仗却是非打不可。” 听到前面一番话,李慕心头失望无比,高滔滔可谓将“妇人之仁”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打仗固然谁都不愿,可你不打别人,等别人发展壮大就会来打你,到那时却什么都晚了。 好在这次他的铺垫足够,最后一句话终于是让他松了口气。 他起身抱拳躬身道:“太皇太后英明,我大宋以仁德治国,奈何那些番邦蛮夷,却不与我们讲仁义道德。” “唯有以威武屈之,使大宋威加海内,方能令诸夷戒惧,不敢再轻犯大宋。” 哲宗略有些 动的大声道:“先生说的对极了,仁德是留给我大宋子民的,对待番邦蛮夷,便该示之以威。” “若威武不能屈,便加之以刀兵,总要让那诸夷怕了我大宋才是。” 李慕没有多说话,只是望着哲宗微笑颔首,眼中充 了赞赏之意。 哲宗看到他的眼神,亦是心下一动,这位出身江湖草莽的奇人,与父皇所思所想别无二致。 难怪父皇生前对他多有赞誉,或许他会是自己的良师,等到他 由朕掌权,定要多多请益。 太皇太后对哲宗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对李慕道:“李先生,选将练兵,秣马贮粮,调集兵马,这些事都需要耗费时 。” “今年怕是无法出征了,此次对西夏用兵,最快恐怕也要到明年开 。” 李慕颔首道:“草民十分理解,要做好万全准备,自然耗时 久。” “正好这些时 ,我长空剑派八百弟子去了吐蕃,也需要半年以上光景方能归来,草民便在梁山,恭候太皇太后懿旨。” 太皇太后奇道:“李先生派了八百弟子赴吐蕃?这是为何?” 李慕道:“前些时 草民收到消息,吐蕃国主有兵发大理的意图,大理国是我大宋西南屏障,所谓 亡齿寒,草民如何能视若无睹?” 太皇太后大吃一惊,如此重大的情报,为何我大宋皇城司竟未收到半点消息? 她肃然问道:“李先生这消息从何得来?” 李慕道:“此消息乃是吐蕃国师,大轮寺大轮明王鸠摩智亲口所言,他以此为胁, 迫大理段氏 出家传绝学。” 所以说,当初鸠摩智说出那种话,真就是祸从口出。 不仅是他自己的取死之道,更是为吐蕃招来泼天大祸。 一代高僧大德就没他的份了,他怕是注定要被钉在吐蕃的历史 辱柱上。 其实鸠摩智当初或许只是扯虎皮做大旗,借势威胁天龙寺一番。 可李慕偏要当真,莫说他已死,便是活着也没处说理去。 太皇太后沉 道:“既是吐蕃国师亲口所言,那想必是不假了。” 李慕道:“无论真假,吐蕃既有这番意图,草民自不能等闲视之。” “于是草民派出八百长空弟子,前往吐蕃刺杀诸部领主,只盼为大宋西南国境,杀出一个五十年太平无事。” 听了李慕这番话,太皇太后脸上浮现出欣 之 ,道:“李先生真乃忠肝义胆,侠之大者实至名归。” 李慕微微欠身道:“太皇太后过奖,这是草民身为一个大宋子民应尽的责任。” 太皇太后眼中 赏之意更浓, 叹道:“若大宋子民,人人皆如李先生一般想法,我大宋何愁不兴?” 哲宗忽然好奇的问道:“朕有一事不解,还请李先生为朕解惑。” 李慕道:“陛下请说,草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哲宗道:“以李先生的本领,若投效朝廷,为大宋 练出无数如长空弟子那般的 兵,那大宋岂不早就可以横扫天下?” 李慕微笑摇头道:“若草民当真投效朝廷,一身武功便练不到如今这般地步,更 练不出那么多 兵,对大宋也就没多大用处了。” 哲宗大惑不解:“这是为何?” 李慕叹道:“此事当年草民与先帝也曾探讨过,因为官场不仅仅是 忠报国,更是人情世故。” “而修习武道最重要的就是静心与专注,草民若真被官场束缚,哪还能全心全意钻研武道?” “是以草民在野,比身在朝堂对大宋更有用处。” “这些年长空剑派门下多有投效朝廷,为国效力的高手。” “若草民当年选择投效朝廷,那么朝廷最多只能得到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 “可如今的长空剑派,不仅能源源不断的为朝廷输送人才,更能在民间默默守护大宋,同样可以为朝廷效力。” 说完这番 人肺腑的话后,李慕又在心里暗暗加了一句:“若大宋真的扶不起,老子还能直接反了丫的,自己创建一个给力的皇朝。” 听完李慕的话,哲宗恍然大悟,茅 顿开,“原来如此,若先生直接投效朝廷,等于是竭泽而渔,先生在野,却能无穷匮也。” 李慕微笑颔首道:“正是如此。” 话说到这,也基本上没什么可再多言的,是以李慕当即提出告退。 对于李慕今 所说的那些话,太皇太后自然不会就这么全盘相信,肯定会派人调查一番。 但李慕所说却基本上属实,最多是在某些事上,稍稍夸张了些许,也不怕调查。 悲酥清风原料稀少,并不足以配制出可供大军作战的量。 但那也只是短时间内,若放任不管,西夏用数十年来积累,未必便不能威胁到大宋。 是以这夸张之言,落到当权者眼中,却也算不得夸张。 若是打拥有九百多万人口,随时能拉出数十上百万大军的辽国,那太皇太后多半是坚决不肯的。 可西夏国人口不过两百万,永乐城之战后,兵不过十万,就算穷兵黩武,也最多拉出三四十万大军。 这些未经训练,临时凑起来的壮丁队伍,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大宋有 军八十余万,厢军四十余万,这就是一百二十五万兵力。 哪怕只出一半兵力,再有长空剑派那无孔不入的刺杀,丐帮的战场情报、敌后袭扰支持,打一个西夏真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这一仗太皇太后是真会打,毕竟若能 并西夏,为大宋开拓百万里疆域,那她高滔滔必然青史留名。 哪怕再妇人之仁,打这种几乎稳赢的仗,她也不会真个拒绝。 …… 李慕回到客栈,与阮星竹萧峰等人说了说这次进 见驾的结果。 听说太皇太后同意出兵征讨西夏,鲁达等人皆是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 尤其是鲁达,八年前他还是个孩童,没能参与到宋夏之战中。 这次铆足了劲,说什么也要效仿掌门,来个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若是旁人李慕肯定会制止这个想法,可鲁达的话,他什么都不想说。 这个人形凶兽要是火力全开,一定时间内的杀戮效率,甚至不在他施展剑芒之下。 其实萧峰也差不多,他出手很少使用兵器,并非是他不会器械类武功,而是他与人相斗 本用不着兵器。 事实上,萧峰也懂得刀法、 法、 法等器械,便是如游氏双雄的钢盾那样的奇门兵器,他也照样能运使随心。 只不过自他成名以来,不知经历过多少大小恶斗,皆是与人徒手相博,却从未尝一败,哪里还需要兵器? 若给他也 一把沉重的兵器,他同样是人形凶兽一头。 如今前来中原的两件事都已经办完,小舅子的婚事还有两个多月时间。 河州位处西夏国都兴庆府的西南,从登封这边过去,大约旬 便可赶到。 而此地距离兴庆府,反而近了四五百里路。 是以李慕决定,先往西北走一趟兴庆府,再从兴庆府转道西南前往河州,走一个夹角。 两个多月时间,足够他在西夏办完事情,然后赶往河州参加小舅子的婚礼。 当下李慕带着 女和一干弟子,共计十五骑往西北兴庆府而去。 …… 西夏疆土虽较辽国、大宋为小,却也是西陲大国,地据河套及甘州、肃州、凉州等肥沃之地。 兴庆府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大宋要想打下兴庆府,怕是还得费些周折。 不过只要能顺利拿下兴庆府,以之为据点,那西夏诸地便唾手可得。 一行人一路走来,但见山岭草原,黄沙扑面,风刮如刀。 行至第八 傍晚,前方人烟逐渐稠密,一座大城的轮廓遥遥在望。 李慕对众人道:“我们这一行太过显眼,就在城外荒野略作歇息,吃过晚饭待天黑再行进城。” 众人自无异议,当下去到一偏僻背风之处,暂且歇息下来。 待到夜幕降临,李慕开始安排行动计划。 他让朱仝取出随身包袱中携带的西夏地图展开,点燃蜡烛后在地图上指点开来。 “我们现在在此处,一品堂在这里,一会儿进城后,由峰儿带队前往一品堂,务必将一品堂残余高手尽数除掉。”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