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柱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爹,等过了年,儿子再做两 擀面杖出来。” 老林头点头,认同了大儿子的想法。 往后家里人口会越来越多,两 擀面杖肯定不够使。 东屋炕上,被穿成大红包的小清儿 快踢着腿。而逗着她玩的正是 燕 草这两个最小的姑姑,这会儿两个小姑娘的任务是负责照看小娃儿。 “姐,咱们今 要给清儿包 岁钱吗?” 草摸了摸小侄女 嘟嘟的小脸,朝一旁的 燕问道。 “肯定要啊,咱俩可是小姑姑呢。” “嗯,那咱们待会儿就问 拿红纸去!” 草有些兴奋,以前都是爷 爹娘给她包的红包,没想到今 自己也可以当一回大人了。 草准备待会儿就包六文钱到红包里。她的钱罐里可有不少的铜钱呢,都是平 里哥哥给的零花。 …… 吃过年夜饭,接下来便是守岁了。跟以往一样,一家人全都聚到了老林头和吴氏那里,二十口人可不算少,若不是几个小的都坐到了炕上,怕是转个身都不太方便。 “爹,等过了年,咱们不如把这老屋拆了重盖吧。” 林三柱心里早有这个想法了,总不好几个小辈都住着青砖大瓦房,家里老人还住土胚房吧。 林大柱跟林二柱也是这样想的,前几 下大雪的时候,他们三兄弟,还有远枫跟远松,半夜都起来扫了好多回雪,生怕大雪把几间老房子给 塌了。 “好好好,等开 了之后,咱们就盖新房!” 老林头声音洪亮,他是从没想过,自己还有把这几间老房子拆了重盖的一天。 这 子果真越过越好了啊。 吴氏抱出钱匣子,里面是她昨晚就准备好的银钱。 按照原先说好的份额,先是三个儿子,每房给一两,然后是远枫跟远松,两对小夫 各五百文。 银钱自然全都递到了儿媳孙媳的手上,用吴氏的话说,哪有男人管银钱的道理。 拿着一大串铜钱,秦荷花有些愣怔, 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多银钱发。 见状,林远松笑着解释,“这是公中分给每房的零花,一年给上一回。” 听明白后,秦荷花捧着银钱的手微微有些发抖,这是给 动的,因为她总有一种掉进了福窝里的 觉。 一旁的林远柏,在看到大嫂和二嫂手里的铜钱串子后,实在没忍住,“娘,过了年我都十一岁了,也该娶媳妇了吧!” 正在剥着花生的林远秋,听到这话,忍不住噗嗤一声,一颗花生![](//www.020magazine.com/ig/rou.png) 得老远。 …… 过了上元节,学子们陆续回到了学堂里。 林远秋也一样,虽暂时没有乡试的想法,可该学的知识还是不能落下的。自院试之后,除了四书五经,林远秋的学习重点大多放在了策论上。从乡试历年真题卷中,林远秋发现,策论才是重点。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若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而策论大多和当前时政,以及治理献策有关,可谓与为官为政有直接的联系。 所以想考好乡试,必得会制一手好策。 梅的婚期就在三月。 送嫁妆的那 ,整个小高山村几乎炸开了锅。 谁来告诉他们,这六亩嫁妆田咋回事啊?哪有嫁孙女这么个嫁法的,这林大贵和吴氏莫非都老糊涂了吧。 还有,他们家那个 秀今年多大了?有没有到了说亲的年纪啊? “哎呦,我得赶快替娘家侄子打听打听。” 一瘦脸妇人心情 动,这可是六亩水田啊。 有脑袋瓜灵清一些的妇人忍不住泼冷水,“我说林田家的,你还是省省这个力气吧,也不想想,既然大贵这么舍得给孙女陪嫁,你觉得他会把孙女嫁到你娘家那个穷山沟吃苦去?” 众人摇头,当然不可能,不说舍不舍得,就凭林远秋秀才的身份,也不可能把姐姐往差里嫁,没看 梅的夫家是镇上的富户吗。 此时此刻,村民们才真正认识到了与林大贵家的差距。 …… 送大姐出嫁后,林远秋又回归到了学习上。 虽因着如今的秀才身份,周夫子对他要宽松了许多,可林远秋有自己的自觉,在仕途上他也只迈了一小步呢,远没到松懈的时候。 至于卖画的事,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几乎每次旬假结束后,林远秋都会拿着新的画作或定制的菩萨画像,去一趟胡掌柜的书画铺子。 现下“桃源山人”的画作,在横溪镇乃至整个周善县都已有名气,特别是菩萨画像,用求过于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买的人多了,挣到的银钱也就多了,如今林远秋的论语书册里,已有不下二十张的银票夹着了。 忙碌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年。 …… 第82章 府学 昨夜刚下过雨, 润的空气夹杂着窗外那棵月桂树的香气,再细闻,发现还有泥土的清香,朦朦胧胧,萦绕鼻尖,让林远秋彻底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他习惯 的朝窗户看了看,见还未有光从窗纸处透进来,想来还是卯时正的时候。 果然,人的生物钟只要一经养成,就能成为每 都准时准点的习惯。 穿好衣杉下了 ,林远秋很快来到面盆前,里面是自己昨晚就备好的清水,这会儿用来洗漱正正好。 新买的猪鬃 牙刷还有些刺口,不过林远秋已经习惯,也知道等多用上几回,那猪鬃 就会软乎上一些。 本朝牙刷大致分为三种,分别为马尾 、猪鬃 ,以及杨柳枝。 前者因为材料难取,所以比猪鬃 的牙刷要贵上了许多,一般普通的小户人家 本舍不得掏银钱去买。 就比如林远秋,像这种隔上一段时间就要更换的生活用品,他才不舍破费几百文去买上一支呢。 除了马尾 和猪鬃 牙刷,剩下的就是杨柳枝了,不用花银钱,村里就有很多,折下来后把树枝的一端浸到水里,要用时再用牙齿咬开,等咬出树枝纤维后,就可以使用了。 林远秋以前在村里时,用的就是这个。 说实话,若不是在城里折柳枝实在不方便,他肯定还会继续用杨柳枝刷牙,并非舍不得二十多文买鬃 牙刷的钱,而是比起猪鬃 ,柳树枝要软上许多。 洗漱好了之后,林远秋打开房门,再转身把门锁上。怕不小心会丢了钥匙,林远秋特地用一 细布条把钥匙串了,然后挂在了脖子上。 据林远秋两世的生活积累,他觉得这是最不易 丢钥匙的法子。反正挂上后再往衣襟里一 ,旁人也看不出他把钥匙挂在了脖子上。 至于为何要随时锁门,林远秋到现在也没 明白,反正别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就跟着学了。 何况别人就算不如此,林远秋也是准备这么做的,毕竟出门在外,防备之心还是得有的。 这也是林远秋来到府学近一年时间里,时刻提醒着自己的话。 虽然同窗们看着都温文儒雅、彬彬有礼,可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况且,若不是自己这谨慎的 子,想来家里人肯定也不会放心让他来这么远的府学念书吧。 想起前几 他爹离开时 眼包泪的模样,林远秋心里不是滋味。 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这世上就没有不牵挂自家孩儿的父母,所以,就算为了能让他们安心,林远秋都得把自己给照顾好了。 想到这会儿郑马夫肯定已在马厩那儿等着他了,林远秋便没耽搁,快步往跑马场走去。 这是他除了下雨天以外,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到跑马场去练习骑马。 林远秋也是到了府学之后,才知道这边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礼、乐、 、御、书、数,这几门选修课可学,也就是君子六艺。 也是在那时,林远秋才明白,为何王夫子和周夫子都能弹得一手好琴了, 情这是君子必备的才能啊。 不过,据林远秋所知,王夫子和周夫子的弹琴手艺都是翻着乐谱自学的,与府学这边正儿八经有六艺夫子传授不一样。 也是,这府学可是由官府创办的,自然配备要更齐全一些。 能多学几门手艺,林远秋肯定乐意,更何况这六艺里面的书法和 箭本就是他喜 的。 前世他因为长时间近距离伏案工作,所以造成用眼过度,视力下降的厉害。 后来听人说,学 箭可以缓解用眼疲劳,还能有效改善视力。 于是林远秋就赶紧去 箭俱乐部报了名。 原本以为 了学费之后,自己肯定会像先前健身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可没想到,练过几次之后,林远秋很快就喜 上了这种能让自己做到心无旁骛,始终保持 神专注的 觉。 于是这一练就是好几年,包括穿到这里的前一天,他还去过一回 箭俱乐部呢。当时林远秋已经能做到十支箭最起码有六支能 到九环的位置了。 而如今,有了重拾 好的机会,林远秋自然不会错过。 再说,就算为了自己的眼睛考虑,他也应该多练一练,因为 箭对恢复视力是真有帮助的。 所以等教谕把填报表格发下来时,林远秋毫不犹豫的填上了自己最喜 的“ 艺”和“书法”。 报好了名,之后自然是等着开课了。为此林远秋还特地去买了一副护腕,这是 箭时保护手腕用的。 原本以为万事俱备只等开课了,哪知教谕告诉大家,从今年开始,“ 艺”和“御艺”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报了“ 艺”的学生就必须加上“御艺”。 好几个原本报了“ 艺”或者“御艺”的学子,听到这个合并的新规定后,都犹豫了起来,因为按照规定,每名学子只能选修两门,若选了“ 艺”或者“御艺”,那么意味着像抚琴、礼乐、书法这些,他们都不能学了。 最后众学子只能两下相较,挑了自己最喜 的门科。 既然是规定,林远秋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实在不想放弃 箭呢,所以那书法课没有就没有了吧。 至于“御艺”,林远秋也是知道的,御就是教你驾驶车马的本事。其实学会之后,还 有用处的,毕竟在古代,车马可是主要 通工具,学会了,就跟前世考上驾驶证一样的道理,这么一想,林远秋居然有了一种无心 柳的 觉。 可谁来告诉他,好好的学驾驶马车,怎么就变成骑马了呢。 是的,等那 林远秋怀着“考驾照”的兴奋心情,准备到跑马场好好“学开车”时,却只见到一红一棕两匹马站在那里,当时他还疑惑车架子在哪里呢,结果那个黑脸教官告诉大家,御就是骑,骑就是御。 所以学驾驶和学骑马是一样的?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