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薛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辈辈有人在朝中位居高官,到了此世,权势声名更是胜到了极处。 薛家人丁并不兴旺,这一代只出了一对孪生兄妹。公子名玉衡,天赋文采皆独秀于众人;小姐玉钗亦生得雪肤花貌,眸如点漆,见者无不驻足屏息。薛家家主庭让甚这对子女,独有一点令他耿耿于怀。 原来这玉钗尚在襁褓时,路过此地的道人便言其天生骨,此生怕是孽海沉浮,少不得有违背人伦之罪。道士自是被打出了府门,薛庭让虽道不过是风言风语,心下却难免惴惴,只将其养在深闺,不令与外人际。随着玉钗渐长到十三岁,只见她情端庄,贤淑温文,形貌品格无一处不圆,薛庭让才放下心来。 恰城外山上素有座金门寺,求子祈福,避灾解祸,无不灵验,甚为世人所推崇。玉钗素来体弱多病,薛庭让心道不若将其送去山上学几年佛理,一来可修养身体;二来佛门戒律森严,清心寡,可绝谶言之患。 起初不过令玉钗每半旬入一次山中,然眼见得玉钗佛理纯,身体亦大为康健,便由得她长居山间,闲时归家探亲。 这正是早,烟柳似雾,枯枝新绽,粉黄稀薄。僻静的院落里传来和尚圣洁高雅的讲经之声与少女清稚的问询声。 薛家主母在金门寺祈福后顺道考察玉钗课业,她听得玉钗舌粲莲花,眉目间亦愈发有如莲清气,又在门外听了半晌朗朗书声,心中甚为意。只是哪里料得到她方出院门,清稚的读书声便再坚持不住,拆了筋去了骨,化作娇软无力的低。 原来是讲经的和尚手不知何时伸到了小姐裙底。指尖触到被水打的小,他不由得微微笑起来,问道,“今所讲明明是清心之法,玉奴却怎的这般六不净?” 说着,隔着衣物寻到她的小起来,花核脆弱,不过几下,便出潺潺汁水来,蘸了他的手指。 他出手来,圣洁面容亦染上了绯红颜。声音里已经带了沙哑情,仍故作正道,“玉奴怎这般贪玩,可还记得方才讲的是些什么义理?” 玉钗瞧着眼前心之人的美好颜,哪里还理会得甚么三书五义。 她嗫喏着答不出来,又想起鸿印那叫她又又恼的羞人惩处来……便无赖地一扯衣带,解开袍子,出一对浑圆娇的儿,捧到圣僧眼前。 只见雪地般的山丘上,嫣红蓓蕾含羞带怯,尤似未绽的梅花。 滑腻香甜的在他的面颊滑过,小鸟似的尖随着她颤巍巍的动作吻着他柔软的。 这个顽劣的女弟子…… 鸿印不由得低头微笑,心中升起无限怜之意,俯身以温柔地含住。 然而玉钗的计谋却并未得逞,这和尚动情品尝之际,并未忘却她的课业。 于是寂寞荒芜的庭院渐渐火热。小姐的读书声温顺而柔和,却间杂着不绝于耳的绵低。 正是方下过雨的润天气,房内窗台上摆着新鲜采摘的红花草,只见放着佛卷的小几前,小姐上身的衣衫已不知落在了何处,光舒朗,照在她浑圆小巧的白房上。 眉目俊美得不似凡尘中人的年轻和尚一手覆着香甜,一手手中握着书册,硬书脊隔着衣物,缓慢磨在小姐娇的花核之上。玉钗初时还字句清明,读过数页,声音便成了断续的娇,又渐渐只剩息之声。 玉钗不用功念书,泓印手中的动作便停了下来。玉钗只好又一字一字地艰难读起来。声音俄而高亢,又俄而滑落,终于读完这卷经书,书脊已被潺潺打了边角。 泓印收回手来。玉钗得了兴味,哪里舍得放他回去。她剥开重重迭迭的裙摆,出深处的小小花来,小声叫他,“泓印,你再教教我罢。” 方动情过的小姐,长发委地,光可鉴人,白衣素纱,眸若点漆,明明是清丽无比的面容,此刻却娇若芙蓉。玉钗出的细双腿间,那处未容过人,见了光,含羞带怯,一颤一颤的。和尚不过似笑非笑地看了几眼,细小的中便出潺潺水来。 泓印将书册的棱角抵在了柔花上,手上并不怜惜,百般戳挑动。小很快红肿不堪,玉钗却愈发情动,不住弓着,娇声一声胜过一声。 水滴滴答答地出来,泓印展开书页为她擦干水。他瞧着透的纸张上字迹泅成墨团,笑道:“此卷佛理,玉奴便是读透了。”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