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这脉的医学啊,是传承蒲老的,同出一脉,一脉相传,而蒲老的治病的特点,想必你也是听说过的,像蒲老一直说这么一句话……” 许摇头:“啊不,你记错了,蒲老没说过这话。” “哼!” 第553章 问题 许也搞不过老河豚啊,就只能道:“是是是,您接着说。” 老河豚脾气上来,一甩手:“不说了。” 许忙道:“别呀,别呀,您说,我不嘴了。” “说好了?”老河豚相当不信任许。 “放心。”许怀信心地打着包票。 老河豚将信将疑地看着许,见许嘴巴都不张开了,他这才接着往下说:“基础的东西,我也就不多说了,你自己的水平也不差。” “咱们直接照着高端的来,目前中医界派甚多,尤其是经方和时方派常有摩擦,在医学意见上也常常有不合之处,至于火神派的泛滥,则更是被多数医家所警惕。” “这段时间我也在阅读你的医案,也看了不少。你的确也擅长用附子,而且也很喜用大剂量的,但还好你不是火神派的。” 许笑了笑,然后说:“我一昼夜有些时候让患者服用500g的附子,火神派也没几个敢像我这样吧?我这还不算吗?” 老河豚一下子就不高兴了:“你不是说不嘴的吗?” “对不起,对不起。”许又赶紧闭嘴,惹不起,惹不起。 刘宣伯这才面稍霁,然后说:“你擅用姜附桂等药,的确有火神派的影子,但是你也不像他们那样偏执。” “火神派过于主张气了,甚至排斥石膏,三黄等寒凉药物。温病是会伤的,就比如气败亡的明病,就需要用石膏等来养清热。” “而火神派却反对用黄岑黄连黄柏等物,甚至在用四逆散的时候,连白芍都排斥,这就太过了。甚至有些火神派门人,喊出了天下所有疾病都需要用附子的话语。” “这就火神派泛滥的结果,矫枉过正了。不过你还好,我看过你给张可治病的医案,一昼夜石膏用了750g,大胆却也足够有效,第二病人就险了。” 许这把就没说话了。 老河豚见许老实了,他也就往下说了:“你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你不拘泥于某一类或者某一派的治病方法,脑袋和思想没有固话,这一点是我非常赞同的。” “尤其是我们这一脉啊,是最讲究兼容并蓄的。你师爷蒲老就曾说我们要把伤寒、温病和瘟疫三派的理论都收进来。” “这三者是不互相排斥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前辈医者通过实践而走出来的路。” “这三者依旧可以指导现在的疾病,你师爷在说这个话的时候,还是在五十年代呢。到现在都2019年了,此三者依然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你的门户之见是没有的,我也在你身上看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兼容并蓄。但是有一点让我很奇怪的是,你的用药风格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你能解释一下吗?” 许沉默着。 老河豚看着许,见许不说话,老家伙又开始瞎想了,这小子是不是用沉默来对抗自己? 幸好许抬头看了一眼老河豚,不然又要等来那一声标志的冷哼了。 许忙问:“我现在能说话了?” “废话!”老河豚恼怒的有些不耐烦。 许觉眼前这个老头儿真不好伺候,他抓了抓脑袋,老老实实地说道:“这是因为我之前跟过的几个老师,他们的风格迥然不同。” “其中启蒙老师走的是轻灵派,后来跟师时间最长的老师却走的是古中医派,他是按照伤寒原方剂量来用的,甚至很多时候超越原方,势大力沉,雷霆霹雳。” “后来我又另外跟过一个老师,那位老师崇尚的是叶天士的用药之法,讲究轻灵飘逸,方小,力专,效宏,跟第一个老师很像,所以我的用药风格也变得很迥异了。” 老河豚点点头,问:“你师父不止一个人,都是谁啊?” “阿这……”许有些迟疑。 老河豚脸微微有些沉:“不能说吗?还是我不能知道?” 许道:“那也不是,就是……” 老河豚打断道:“你可别告诉我,你师父是民间籍籍无名的医生啊。你要是说一个老师藏于民间,我相信,三个老师都是这样,我可不信。” 许话被堵上了。 老河豚又道:“再说了,就现在这样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哪有什么藏于民间高人,是高人不出几天就天下闻名了,你以为几十年前啊?” 许被噎的厉害,以前的借口不能再用了,他只能说道:“其实是因为我那些老师,不让我说出来,我也没办法,老师的话不能不听。” “奇怪的要求。”老河豚嘀咕一声,然后又问:“你该不会是三个老师都提出了这个要求吧?” 许一时哑言。以前别人问这个问题,他都是这么简单糊过去了,也没谁非要抓着他刨问底。 但是刘宣伯不同啊,这老河豚太生气,你一下子伺候不好,立马就来哼一声,老头儿脾气太大了。 老河豚见许无法解释,他立马掉脸:“你看吧,我就知道你在糊我,哼!” 又是标志的一声冷哼。 许头都大了,他只能勉强解释:“这个……这个……反正以后还是能看见他们的,等他们见到你的时候,他们会说的。” 老河豚斜眼看许,淡淡道:“那看来还是人啊,那我倒是期望能早点见到。” “额……”许尴尬道:“这倒也大可不必着急。” “哼。”老河豚又哼一声:“神神秘秘的,藏头尾,你以为我没看过你的档案吗?” “啊?”许愣住了。 老河豚看着许道:“你父亲就是医生吧?” “啊……”许呆呆应了一声。 老河豚看着许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你父亲就是你的启蒙老师,或者是第二位,也就是你跟师最久的老师吧?不然本无法解释。” 看着老河豚自信的模样,许真想问他一句,你的推理是跟着南老学的吗?这么不准确的吗? 刘宣伯见许呆若木的模样,他出了果然如此的神。 第554章 许爸是高人 许一头雾水地从刘宣伯的办公室里出来。 他也不知道怎么的,他的一身本事就成了家传为主,还有一个神秘的老师为辅,这都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啊? 许回头细细想着自己现实中的生活轨迹,太简单了,初中就住校了,周末才能回家。高中,在县一中读书,一个星期才放半天假,晚上都还要住校,够干嘛的? 等到了大学,许倒是一下子就出类拔萃起来了,而且大学相对来说也自由,要有师父也是这个时候有师父。 可这跟自己老爹有什么关系啊? 许只能是稀里糊涂地回去了。 …… 办公室里。 刘宣伯拨通了电话。 “喂,何教授啊。” “哎,刘老。” 刘宣伯看着窗户外面,说:“许这个小子啊,一涉及到师承啊,他就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 电话那头也传来何教授苦笑的声音:“唉,许这孩子别的都好的,就是打死不肯说他的师承,我也问过好多次,他就是不肯说,真是的。刘老,劳您费心了。” 刘宣伯淡淡地说道:“无妨,任他再怎么倔强,也逃不过我的法眼,我已经看到一些端倪了。” “哦?”何教授出惊讶之声。 刘宣伯说:“可以确定的是许的师父至少有两个人,因为从他的行医风格上来说,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他是绝对无法抵赖的。” “而且从他的人生轨迹来推断,最有可能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的就是他那位也做医生的父亲。” “啊?”何教授听懵了:“他父亲不是一位普通的村医吗?” 刘宣伯淡淡地笑了:“普通村医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培养出来这么一位堪比国手的年轻名中医,何教授,你也是有孩子的人,你孩子现在什么水平啊?” 何教授尴尬道:“额……不聊这个了。” 刘宣伯也没多管何教授的儿子,他断然地说道:“所以啊,能培养出来这么一个儿子的家庭,绝对不简单。” “为什么我们常说中医世家出身的孩子,在年轻时候就比学校里面出来的要强呢?那是因为人家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被着背诵医书了,从小耳濡目染长大的。” “就像叶天士,年纪轻轻,就名天下了,凭的是什么?就是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刻苦努力,在人家孩子都在到处玩耍的时候,叶天士就比他父亲的徒弟学的更加艰苦。” “许同样如此,我们一直说跟得名中医,才能学到真本事。能让许在这么年轻就如此出,我想许的父亲一定是一位名医,最次不会低于国手级别。” “嘶……”何教授被刘宣伯这个大胆的结论惊得倒凉气。 何教授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这是真的吗?可是为什么许父亲一点名气都没有,而且许在学校里的时候,虽然很出,可也是在正常学生的范围内啊。” 刘宣伯反问:“那你怎么解释许在毕业之后突然就拥有了国手的水准?” “这……”何教授被问住了。 刘宣伯道:“唯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许藏拙了,从他进大学的那天开始,他就藏起了他的医术,他可能仅仅只出了理论知识。” 何教授一时听得瞳孔都放大了,这细细一回想,好像真的是这样,许当时的理论知识是出奇的好,甚至比很多老师都掌握的要练,这真是一个大学生能做到的? 何教授都不敢细想,细思极恐啊。 刘宣伯接着道:“所以这就呼应上了,他父亲是国手级别的名中医,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要藏在小乡村里,甚至还要隐藏自己的医术。” “而在父亲的要求下,许也必须藏起来他自己的医术,不能展现出太过超越学生范围的临能力,但,他还是暴了。” 何教授赶紧问:“他哪里暴了?” 刘宣伯冷笑一声,两眼出睿智的光:“就是在他毕业之后,在人家诊所里治的那个心梗的垂危病人。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刚毕业的学生,他敢治吗?不说别的,何教授,你敢治吗?” “我……”何教授还真有些迟疑。 刘宣伯道:“你们只觉得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只知道胡来,但是我却在他的方子里面看到了五个字,艺高人胆大!” “虽然最后那个病人没被救活,可就算到我手上,我也不敢保证能救活他。所以这不能成为说明许水平的理由,反而能证明他之前隐藏自己医术的事实。”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