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还是有些不习惯这个称呼,他道:“跟你说过了,不用这么客气。我刚才是出去给病人处理蛇了,等下要配一料龙蛇散。” “哦?”许出询问之。 朱老也不吝解答:“龙蛇散沿用已久,李时珍谓其能治‘手足缓弱,口眼喎斜,语言蹇涩,筋脉挛急,肌顽痹,骨节疼痛,恶疮疥癞等疾。’用这个配合治疗类风关节炎,效果不错。” 许问:“那个病人情况很严重吗?” 朱老点点头:“那个女同志啊,还很年轻,才22岁,去年小产之后,就逐渐起病了。开始关节麻木,盗汗,低热,继而指掌、腕、肘、趾、脚踝,膝盖等关节都出现了对称肿大。” “用过对症治疗和服用素,但是效果不显。她长期卧,不能行走,常饮食都需要人喂服。我看过她的检验报告,红细胞有210万,血素却只有6g,被诊断为类风晚期。可怜哦。” 许眉头稍稍皱了皱,他问:“那您的龙蛇散什么时候能配好啊?” 朱老回答:“今天准备一下,明天就能给病人拿去了。” 许说:“我明想跟您一起去看看病人。” “好。”朱老点点头。 汤老这边也刚看完一个病人,刚空一点,他便扭头问许:“哦,对了,许大夫,忘记问你了,你是跟的哪位师父啊?擅长诊治哪些种类的疾病啊?” 朱老也看向了许。 这番反倒是把许给问的愣住了:“我……” 一下子,许也不知道该怎么答。 汤老和朱老对视一眼,两人都有疑惑,这有什么答不出来的? 还不等许说完,门口匆匆跑进来一个短褂汉子:“哎,哎,大夫,大夫,有大夫吗?” “怎么了?”见人家匆匆忙忙,朱老急忙询问。 那汉子急的有些结巴:“我我……我老婆昏过去了,能治吗?” 朱老忙说:“昏了?人呢,在哪儿?” 汉子指了指外面:“还在……还在外面。” 朱老道:“放外面干嘛,赶紧抬进来啊。” 汉子更紧张了,他一紧张说话也就更不利索了:“不是……是……是是是……肝昏了,你们你们能治吗?” “什么?”诊所里面这些大夫全吃了一惊。 “哎……哎……哎呀。”汉子发现自己现在嘴笨的很,焦急地跺脚。 许已经出来了:“人在哪儿,马上抬进来,别在外面吹风。” “好好。”汉子答应一声,赶紧去门外人。 病人一抬进来,诊所大夫就都皱眉了。所有大夫都放下手上的工作,看了过来。 病人已经陷入了昏之中,头面很黄,是晦暗如烟熏的那种黄,四肢亦是如此。 “黄疸吗?”诊所里面的西医大夫走出来,然后问那汉子:“前面你说什么肝昏?谁告诉你的?” 汉子说:“就那个那个那个市里大医院说的。” 西医大夫皱眉道:“那你们怎么给抬出来了?不住院治疗吗?” 汉子忙道:“医院说治不了,让我们……让我们赶紧送省城或者送上海去抢救,不然……不然人就没了。” 西医大夫扭头先看了看朱老和汤老二位大夫,见两人皱眉不语,他便道:“那你们怎么不送上海去啊?” 汉子紧张地揪着自己脏兮兮的口袋,尴尬地涨红了脸,小声道:“路费都……都不够啊。” 一下,诊所顿时安静下来了。 许微叹一声,这样的场面他曾经见过很多。 西医大夫看看几个中医大夫的脸,他知道这是肝脑病最严重的地步了,患者都昏了,再看她这个样子,连大医院都不敢收,怕是真的要不行了。 “这个……我们这边设备不够,你最好还是去大医院。”西医大夫给了一个保守的劝告。 诊所另外一个中医也怕惹麻烦,最关键的是他们确实拿不下来,重症他们敢试试,危重症也敢试试。但是这种已经昏,生死一线的,这万一出点事,责任谁来背啊? 前两年被歧视的时候,因为这个惹上事的中医可不少呢,他也说:“是啊,还是去大医院稳妥一些。” 这边话音还没落下呢,许就已经到病人面前了。 “哎……”这一下变故让诊所内众人纷纷不知所措,纷纷看向了朱老,毕竟他是所长。 朱老愣了一下,赶紧上前看许。 许让人把病人抬到诊上,他叫了几声,病人没有回应,神昏不醒。 汉子说:“她这突然听不见了,耳朵不知道是不是聋了。” 许查看病人的脸,神憔悴极了,眼眶深深凹陷下去,脸上全是灰黄,模样看着吓人。 许解开她的衣服,口也是发黄的很厉害,看她的衣服,还有盖着的被子上也沾上了黄粉末,就像是整个人在黄颜料粉里面打过滚一样。 见到这样,诊所其他医生神情更凝重。 “病多久了?”许掀开病人肚子上的衣服。 “啊?”汉子见许掀开他老婆的衣服,他还愣了一下。 “病多久了?”许提高了声音,喝了一声!他把手放在病人肚子上做腹诊,重症或者垂危症必做腹诊,他发现病人的肚脐内有跃动冲撞之。 汉子这才反应过来:“啊,生完孩子没多久就这样了,生完孩子一个月后就病了,发病到现在两个月了。最开始就是发冷发热,之前因为生孩子体虚还找大夫给开了补中益气汤。” “然后过了七天,眼睛就发黄了,肚子,还呕吐,然后慢慢就全身都黄了。到一个月的时候,身上就掉黄粉末,这衣服上都全是了。” 许继续询问:“大小便怎么样?” 诊所众人见许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是要接手吗? 汤老忍不住问道:“哎,许医生,你……你你……” 汤老还一下不知道怎么说了。 许则道:“您刚才不是问我擅长什么,这就是我擅长的。” “啊?”汤老明显愣了一下。 那个西医大夫提醒说:“哎,这位新来的许……许大夫是吧?她已经肝昏了,需要立刻送省城大医院抢救才行,这可不能耽误啊。” 许看他一眼,道:“从来都是大医院送我这里抢救,什么时候反过来了?” 众人纷纷一愕,年轻人好大口气。 第725章 黄重症 汤老扭头问朱老:“这人你哪儿找的?” 朱老也愣了几下,然后才说:“是我一位老友推荐的,说许医生之前在南京执业,颇有经验,现在返回家乡,想寻一份大夫的工作,我们联合诊所不是正好缺人吗?” 汤老看向正在忙碌的许,他说:“这可不是颇有经验,他这是要上天啊。” 朱老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他大夫也不相信,这人口气未免太大了吧。还大医院全往他哪里送病人,咋,他们省城大医院都不干活了?他一个人是人家整个人医院的上级医院啊? 众人看向朱老,该不会招回来一个骗子吧。可要真是骗子,那他们诊所可要摊上麻烦了。 他一个人目中无人不算什么,要是他把病人给治死了,那可要出大事啊。现在政策再变,也没有变到这个地步吧! “那个,朱所长……”旁边中医忍不住说话了。 朱老还稳得住,他了手:“稍等,稍等。” 许还在询问二便,得知病人每黎明必泻,泻后出汗,心悸,腿软不能走路。 畏寒,脐周冷痛,脊困痛难忍,整弯如虾。 近一周来,过午即神糊思睡,小便浓绿,大便灰白不臭。 “好家伙。”诊所里面的大夫纷纷面面相觑,这么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救治,才慢慢严重到了这个地步。 许的脸也沉了一些,他把病人的嘴巴打开,抬起她的头,观察舌象,舌胖淡润,还有些。 刚把病人的头放好,许就听见病人似乎在呓语些什么。许把耳朵凑过去听,但是听不清,病人声音很轻,只是在昏睡中的糊呓语。 许先摸了摸病人的手脚,发现冰凉的很厉害,他说:“肢厥。” 许看看病人的头面脖子,他说:“自汗。” 众人一滞,四肢厥逆,还自汗,这是亡了。 许又诊上了病人的脉,他眉头不由皱紧了。 “怎么了?”朱老询问。 许说:“病人的脉很杂,脉微细急,且有七急八坏之象,难以为凭。脉搏跳动很快,应该有132次每分钟。” “完了。”在场众多中医心里一沉,这脉象提示了垂危之症啊。这是即将离绝了,所以才反而出现了这么急的脉。 “这怎么办?”旁边有位中医小声问了一句。 还不等众人回应,许已经非常练地来到病人脚部,掉她的袜子,开始诊断她的下三脉了。 朱老也没有干站着,也上去诊断病人的脉象,一上手,他的眉头也拧在了一起。 众人没看许,而都是看着朱老。 朱老松开病人的手,看向了自己诊所里的大夫。 众人虽没看见朱老有什么明显的动作,但看他这个表情,也知道这个病人希望不大了。 那汉子见诊所大夫都不说话,安静的吓人,他脸顿时一白,一股坐在了地上,脑子轰的一下,都不能思考了。 许诊完下三脉,说:“病人寸口脉象急败难凭,唯诊下三脉,病人趺脉尚清晰可辨,提示胃气尚存,病人正在青年,虽病至垂危,但并非绝无生机。” “啊?”众人又是一愣。 那汉子也立刻抬起了头。 许见众人还有不解的样子,他正道:“救胃气,保肾气,是治病救危的最大法门。五脏皆禀气于胃,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无论病情严重到何等地步,只要病人胃气未绝,便有一线生机。此时,绝不可错失良机,必须及时破回,挽救病人命。”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