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莽古尔泰等人的不,以及离心离德,便是清当下所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战斗结束了,但杀戮才刚刚开始。 漫山遍野都是汉军旗的溃兵,洲兵和蒙古骑兵纵马肆意的砍杀着溃兵。 溃兵没命的跑着,但是两条腿的步兵,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 一但被蒙古骑兵或是洲兵追上,兜头便是一刀。 悄然间,月亮都躲在了云层后面,仿佛是不忍见到接下来的一幕。 因为月亮知道,战前阿济格和莽古尔泰下的命令是除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此战不要俘虏。 另一边,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没命的跑着,身边的骑兵越来越少。 或是主动离队伍,前去阻拦清军的追兵。 或是在黑夜中不小心逃散,变成了溃兵,然后很大概率会被清军歼灭。 两人身边的护卫不断的减员着,后方,清军的追兵还在紧追不舍。 数不清的清军骑兵用胡语呼喝着号子,纵马追击着前方的汉军旗人马。 幸亏这是夜间,清军骑兵虽然锐,但也不敢撒了的追。 否则的话,孔有德和耿仲明早就完犊子了。 只是,他们想要摆清军骑兵的追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一支支火把在夜间的十分显眼,那便是清军骑兵最好的指路明灯。 …… 刘易虽然吩咐了驻防山海关的第二军团备战,准备接应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 但他并没有太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 那便是科举了! 科举的重要不言而喻,这次又是大汉新朝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其重要只会更高。 绝对不能出半点纰漏! 在敲定大汉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之后,刘易便将科举之事提上了程。 在刘易举行完登基大典之后,原军政府各司全部升格为部。 政务部升格为政务院,军务部升格为枢密院。 教育司改为教育部,职责不变,依旧是分管大汉境内所有教育考试事宜。 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筹办好大汉新朝的第一次科举了。 李东成这个新鲜出炉的教育部部长肩膀上上了重担。 修缮考场,准备考题,为赶考士子准备住处等,都是要紧的事情。 李东成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却乐在其中。 只是随着时间的逝,越来越靠近秋闱的子,太原城聚集的来自各地的士子也是越来越多。 忙碌起来的就不只是李东成一人了! 为了保证当前人量大增情况下,太原城的治安稳定,太原知府杜文才甚至是已经好几没有回家,就在府衙内办公。 目前大汉的临时都城是太原府,杜文才做着附郭知府,虽然权力很大,但上头的恶婆婆也是不少。 尤其是这种要紧的时候,他是一点也不敢马虎。 否则的话,新朝第一次科举,那么多士子汇聚太原府,要是出了治安上什么子,尤其是治安上的子,他这个太原知府就是第一个被推出来背锅的。 “大人,太原最近涌入的外地人太多,想要保持治安的话,光凭咱们衙门里的弟兄人手不够啊。” “您能不能向上边请示,从卫军团那边调点人手出来?” 太原府的衙役班头在杜文才身边提议道。 杜文才眉头不自觉的蹙起,但他也没有答应下来。 卫军团的主要职责是拱卫太原城安全,和太原城内负责治安的衙役在职权方面是有所重合的。 调动卫军团来负责太原城治安,从法理上来讲,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卫军团归属枢密院管辖,而太原府衙归属政务院管辖,两者互不同属。 在当前大汉朝堂军阵分离的大背景下,别说是太原府衙,就算是政务院也是调不动的。 再说了卫军团是太原的宿卫部队,还是皇家的最后保障。 如果没有刘易这个皇帝的手令或是圣旨,就连枢密院都不一定能够指挥的动。 卫军团哪里是杜文才这个太原知府能够调的动的。 但是,杜文才还是开口说道。 “好,本官待会儿求见陛下请示一下。” 杜文才又和太原城的衙役班头商量了半天如何保证太原城的治安,然后便起身离了府衙,往皇而去。 坐着轿子来到了皇门口,杜文才下轿,一个人想着皇大门的方向行去。 御道上,站立着两排身穿甲衣,抱着火的卫军团士卒。 这些士卒一个个身高体壮,长相神,仿佛铁塔一般,他们身上的甲胄反着耀眼的光。 天空中的大太无比的炽烈,晒的地面滚烫。 这些士卒身上的甲衣在太的暴晒下,温度高的吓人,就像是一个个大火炉。 但是,这些锐士卒哪怕是汗浃背,身体自始至终都如同一座座铁塔,在夏季尾巴热辣辣的大太下,一动不动。 展示着他们良好的纪律以及身体素质! 杜文才从御道两侧走过,脚步匆匆,面却是碰上了刚从内出来的李东成。 两人打了一个照面,相互热络的打了一个招呼。 最近因为科举事宜,两人很多工作都需要彼此配合才能做,所以两人的关系相处的还算和谐。 “李大人安好!” 杜文才率先开口说道,李东城是国丈,还是教育部部长,身份要比他这个太原知府高的多。 “老夫一向安好,劳烦杜大人关心了!” 李东成也是热络的说道。 两人寒暄之中,杜文才知道了李东成入是去给皇帝送科举的考题去了。 但再具体的细节,杜文才没有多问。 他知道有些事情最好不要问的太过详细,否则万一科举题,他杜文才也逃不掉干系。 虽然题的可能不大,但为了以防万一,杜文才相当的谨慎。 李东成也是如此,知道不能说的太多,对这种的话题也只是一带而过,没有深谈。 两人相互告别。 杜文才入了皇,拜见了刘易,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刘易沉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可,朕给杜卿家一封手令,待会儿杜卿家去枢密院补上一份调令即可。” 刘易答应了杜文才调兵的请求。 因为他知道,最近太原城的治安确实需要重视。 否则的话,新朝科举期间,万一太原城出了什么意外,打的是他这个皇帝的脸。 “诺!臣告退!” 杜文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便向刘易告退了。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