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陈皎的心沉了下去。 皇帝令人看不清,太子的处境因此变得危险。 年迈的皇帝破釜沉舟,太子殿下却不能跟着他一起掀桌子。 相反皇帝越疯,太子殿下的每一步便更要慎重小心,谨防被抓住把柄。因为不到万不得已,太子绝不能轻易谋反。 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储君正统又得文臣心意,即位是理所应当。 一旦太子反了,便会被史书上载入史册,原本的好名声蒙上污点,甚至臭名昭著。 更重要的是,谋逆代表皇位不正,纵使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其他封地的宗亲王室见此也会蠢蠢 动,从而找到借口谋反。 所以太子谋反绝对是下下策,不但为 后留下隐患,长此以往也不利于民生社稷安稳。 更何况,太子谋逆不一定能成功,但谋逆的太子绝不会有好下场。 陈皎蹙眉,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老皇帝是从哪里听取的建议?” 问出这句话的人不止陈皎,事实上长安城中,不知多少人和她抱有同样的想法。 老皇帝的手段他们早就领教过了,对方更注重面子,手段也更含蓄和克制。如今雷厉风行步步紧 ,实在不像是老皇帝自己的手段。 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此次皇帝回京,那位恭谨伴随于皇帝身边的青年。 圣上从别 回京都时,身边竟多了个青年道士跟随。 此人年纪轻轻,眉眼 柔,听说出身乡野。他在别 时见了陛下一面,从此便荣获圣心,时刻伴于陛下身边。 曾经众人认为陈世子上位历史已经足够离谱,没想到此人更为传奇。 从前诸臣只羡慕此人的幸运,现在却明白此是隐士高人。陛下此次回 之事,大约便是有对方辅助。 据皇帝当 朝堂一事过去数 ,锦衣卫的成立势在必行。太子 深知此事后果,纷纷消极应对试图拖延,五皇子等人则是蠢蠢 动,期望得到皇帝重用,将成立锦衣卫一事 由自己负责。 但老皇帝并没有将此事 给五皇子等人,他先是大肆斥责了消极怠工的太子 诸人,随后直接放权给了那位伴于他身边的青年。 宣政殿中。 皇帝目光锐利如鹰:“夜长梦多,望你如当 所言,早 将锦衣卫成立。” 青年躬身:“必不负陛下所托。” 两人商量完政事,青年方才徐徐退下。 皇帝注视着对方的背影,忽然想到自己见到对方时,此子的第一句话便是:“陛下,您危矣。” 没等他暴怒令人将此人拖下去砍了,对方又跪首道:“储君势大,陛下退无可退,安居别 放任其监国。陛下真以为您能在龙椅上安坐至老吗?恐怕时势所迫,退位让贤才是下场吧。” “不如放手一搏,且还有余力!” 光影朦胧,皇帝浑浊的目光从数 前回到此时。 放手一搏,又有几分把握? 早知今 局面,当初他便不会立下储君。 …… 皇帝大约是身体好了些,在立下锦衣卫后,又开始处理朝政。当他发觉太子监国期间把持朝政的手段后,心中又惊又怒,毫不意外地又开始找太子的茬。 锦衣卫成立第二 ,皇帝一改从前风格,上朝当 训斥太子有不臣之心,罢免对方早朝令其在家中反省。 随后他又从冷 中将五皇子生母云贵妃放出,还提拔了四皇子进户部,试图瓜分掌控户部的太子权力。 皇帝一系列动作都毫不避讳众人,公开表示自己有废太子之心。 谢仙卿倒也听话,退而居之,不再上朝,每 在家中赋闲。 太子府,庭院中。 谢仙卿安然站于石桌前,笔下墨迹点点。 画纸上,松柏寒风萧瑟,肃杀之气跃然纸上。 张公公在一旁等待良久。待见殿下放下笔,他才低着头躬身上前,小心道:“殿下,天 渐冷以免风寒,不若 一件大氅吧。” 谢仙卿抬起眼,望向府外上方。 已是深秋了啊。 第82章 太子被罢免朝政, 皇帝命其在家中闭门反思,试图借此减少对方接近政治中心。 临近九九重 丰收佳节,陛下 廷设宴,携群臣祭祖祈祷国泰平安, 风调雨顺。然而身为一国储君的太子殿下, 却并未一同出席。 天子祭祖, 储君不被允许在旁陪伴, 这本身便已经是一种强烈的信号。 节 喧嚣热闹, 朝堂群臣心情却各有千秋。风雨 来之势,形势凛然, 有人 喜有人忧。 祭祖归来当 ,皇 中。 皇帝看着案桌上诸多请求让太子复朝的奏折,面容扭曲:“他倒是好手段。” 青年躬身道:“太子经营把控朝堂许久, 自然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够清楚。” 皇帝目光锐利如鹰:“若朕借此废掉太子……” 青年道:“还未到时机。” 圣上可以抓住把柄勒令太子 足, 却无法因为此等小事直接废掉对方。 皇帝也只是随口一问, 心中也知道答案。太子势大,除谋逆巫蛊之祸族之罪, 很难拔 而起。 他只是罢免太子朝政令其在家中反省, 群臣的奏章便如雪花般抗议, 他要是直接圈 太子, 恐怕更难。 与此同时, 太子府中。 外面形势凌然,太子 们都被打得措手不及,忧心忡忡,当事人太子却淡然依旧, 还有闲情逸致作画。 陈皎今 早早便从国子监偷偷溜走, 跑来了太子府。 外面是皇帝驻守太子府的士兵, 原本辉煌的太子府此刻门庭寂静,远远看去竟有些萧瑟。 陈皎看见后,顿时心中一沉。 驻守在太子府的士兵没有撤去,只能说明太子的圈 令还没被解除。然而今 分明是重 节。 早在数 前,陈皎和其他太子 便在等待今 。猜想皇帝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史官和百姓纷纶,必然会在今 放太子一同出席祈福祭祖仪式。 然而现在看来,皇帝已是放手一搏,铁了心要废太子。 陈皎在当朝生活了十几年,早已清楚重 祭祖祈福时,储君没有一同出现意味着什么。 她远远站在太子府外,不等士兵看来,便绕路离开。 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陈皎也不打算大张旗鼓地天天去看太子,惹了皇帝的眼。 毕竟这次老皇帝从别 归来,明显是更疯了,陈皎也不会莽撞到这个关头拿自己 命去赌博硬刚。 但陈皎必然也不会没良心到直接不理太子了。 不提她和太子非同寻常的情谊,便只说她身为太子 ,目标是要当太子最信重的宠臣,此刻她便不能退缩半分! 废话,领导没事你献殷勤,领导有事你跑得比谁都快,长此以往下去,谁还会用你?! 陈皎可不觉得自己和太子谈个恋 ,便能让对方在这些生死攸关的大事与她不计较了。 陈皎先是避开了士兵的耳目,随后在太子府外找了一圈,最后从西河中的柳树下找到了目标地点。 老皇帝为了避开群臣口舌,如今的借口是看管太子在家中反省,而不是直接圈 。所以他明面上派来驻守太子并不算多,其中也有不想此事惊动民间的缘故。 这也给陈皎找到了一些漏 ,否则若真是十二卫将太子府围得水 不通,她疯了才会这么干。 而且陈皎仔细看了一圈,发现太子府外围的人不算多,也就侧面证明太子府内应当也没有皇帝的人。 所以自己只要避开人翻进了太子府,应该就不会被皇帝的人发现,就是安全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陈皎好不容易爬进了太子府。 然而她一落地,便被几个人 着胳膊联合拿下。 陈皎以为是皇帝的士兵,吓得立刻道:“别别别,我走错路了,大哥们有事好商量啊!!” 她也太倒霉了! 老皇帝难不成外面居然还派人进了太子府?可若是如此,太子 们肯定不会如现在这般,必定早就坐不住直接商量谋反了! 何况太子为人谨慎,绝不会允许老皇帝的士兵进驻自己府中。 陈皎没料到自己会被当场逮捕,很识时务地认怂。 算了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没想到她刚说完话,扣押她的那几人便蹙眉,松开手:“陈世子?” 陈皎 着自己胳膊,仔细一瞧,发现这些都是太子身边的侍卫。 她这才松了口气。 果然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和陈皎想的一样,太子府作为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太子的大本营,若是此地都有了皇帝的人,太子必定不会如此淡然。 而如今正是因为外面有了皇帝的变数,太子侍卫这才加强了府上的巡逻和看管。 等陈皎到了太子眼前时,对方正坐在庭院中对月用膳,身前并无其他人服侍,太子府的下人都站在院外等候。 直到此刻,陈皎才隐隐窥见了太子心中的不平静。 太子殿下从前最重规矩,用膳一向都是在屋内,此时不让他人伺候,独自赏月用膳,可见此时心情异于平常。 从事发到如今,太子都依然沉稳,所有人都认为他运筹帷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只要是人,又怎么会没有情绪呢。 张公公见到陈皎后,瞪大眼:“陈世子你怎么来了!” 陈皎 着胳膊,说:“我来看看太子殿下。” 哎,她上辈子中学时没能早恋,这辈子倒是体会了一把翻墙谈恋 的滋味。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