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却是霍五这个滁州军之主的第一块地盘。 这里有第五家与霍家的祖坟。 早在去年五月霍五得了滨江后,在这里建了仓库与大营。 仓库是粮、铁、盐的中转,大营是后来为打和州做准备。 当时打和州前,滨江县作为后方大营。 邓健、杜老八、唐光、水进等人帅四部人马从滨江出,拿下了和州。 之前滨江县尉是朱刚、朱强的老爹,滨江知县是霍林。 朱县尉后来升都尉,如今镇守常州。 霍林也重新经过吏员试,也经过了去年腊月的学习,三月里升调松江府。 如今的滨江知县是庐州人氏,本就是在州府吏员,去年九月庐州吏员试出来的,之前分派到滨江为文书。 因行事出 ,有了功绩,不到一年的功夫从文书到县丞,后在霍林离开后升为知县。 从不入 的文书到一地父母,不是一个两个。 滁州军正缺人才,最初投滁州军的那些人都历练出来。 除了滁州的人,用的最多的就是和州、庐州两地的人。 这两地打下来的最早,其中和州还算是和平并入,就是庐州那边,滁州军对上的是隐在安庆水师后的蕲 军,并不是庐州士绅。 滨江知县三十来岁,通红的面庞,看着不像知县,更像是地里耕作的老农。 “今 大旱……” 眼见着来的都是滁州军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少主”霍宝、“江西大元帅”水进、“江中大元帅”杜肥、太尉府副长吏宋林、监察司司长智然大师,滨江知县不显紧张谄媚,反而带了愁苦。 “水渠已经疏通过,能从江水引 的地界都引 ,可的离江边远的地界,还是无法可施,开 到现在就下了一场雨……” 众人闻言,都肃容。 民以食为天,眼下已经五月中旬,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夏收。 旱的这么厉害,夏收定要歉收。 连水渠众多的滨江县的旱情都如此,更不要说滁州其他三县。 “官仓里储了多少粮?” 霍宝问道。 “三千石……” 滨江知县道。 滨江一县百姓数万,真要遇到需要赈济的时候,三千石倒是也能够顶上一阵子,来得及从别的地方调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大家听滨江知县说完,也出去探查了一番。 整个滨江县下边的耕田,分了两大块。 水田与临江的旱地,庄稼长势看着还算良好。 北半拉不临江的旱地,地里都开裂了,麦子也长得稀稀拉拉。 ”这是大旱了三年啊,滁州还真是多灾多难!” 宋林摸着胡子唏嘘道。 前年滁州先是大旱,后是时疫,在后就是兵祸,好不容易治安太平了,又一轮旱灾。 霍宝也想起前年的时疫。 前年的时疫准备说起来,不算是天灾,而是人祸。 大旱后饿死的人多了,尸体无人处置,腐烂后污染水源,传播开来,形成的疫病。 智然大师蹲下来, 出一个麦穗,用手中捻了捻,灌浆的不足三成。 这些庄稼最好的是三成,可实际上夏收前再不下雨,这些连三成也未必能收。 杜老八摸了摸肚子,前年大旱时他虽没有像山下人那样饿肚皮,却是也知晓寨子里的粮食不富裕。 要不是薛彪的援手,送了粮食上山,山上就要断炊了。 水进则是看了眼霍宝。 去年拿下和州、庐州后,是霍宝极力主张在两地屯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 彩! 难道那不是为了预备军粮,而是为了预备今年大旱? 别说滁州今年依旧大旱,就是整个淮南道大旱,对于滁州军来说也不算什么。 江南太平府、苏州府、松江府都是产粮的地方。 就是淮南道这边,和州沿江,庐州府内因巢湖的缘故,水路纵横,都是不怕旱的。 可是,霍宝的脸 依旧是沉重。 水进心中纳罕,又看宋林与智然大师,两人也都拧着眉头。 直到回了县衙,大家又去巡视县兵大营,水进才得了空,低声问霍宝:“咱们不缺粮了,小宝还担心什么?” 看着怪吓人的,是吓唬那个知县? 可是这个知县看着实在算是不错了。 霍宝苦笑道:“滁州大旱如此,那亳州、楚州呢?泰州、淮安呢?” 从前年开始的旱灾,本就不是淮南一地,而是席卷黄淮大多数州府的天灾。 如今滨江县这边已经有了苗头,旱灾卷土重来。 滁州军所占领的地盘中,滁州全境、和州与扬州个别县城会有影响,滁州军可以自己解决,不算什么大事。 可是对于亳州白衫、泰州白衫来说,他们全境旱灾,没有像滁州军这样的后手。 到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跟滁州军买粮。 可是到时候买多少是够? 只要白衫军的粮草,其他教徒百姓就不管了? 就是为了稳定势力,收买人心,他们也不会弃百姓于不顾。 到时候,买多少粮? 滁州军如今自给自足,小有富裕,可也并不算富裕。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