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话音的落下,王翦的心中猛地一突,尔后看向自家乖孙王离。 “怎么还有这事?为何也不知会我一声?”王翦语气不复平淡带着几分急促的询问。 王翦在大秦也算是一个 忌,君臣和谐,功臣隐退,已经算是一段佳话。 谁也不希望打破这份平静,对于君王来说,王翦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 而对于百官而言,王翦已经是人臣极致,谁也不愿这么一尊大神 在自己头上。 正是因为王翦清楚其中缘由,才会急 勇退。 而现在…… “我哪里知道赵泗会荐您为太尉?不过太尉也是三公之一,朝廷上下,论知兵者,无人能比得上大父,这太尉又如何做不得?”王离略显委屈的开口解释。 “你懂个卵,我就是太尉上面引退的。”王翦骂了一句。 王翦很早以前就干到三公了,若论功绩,李斯都得让王翦三分,他当太尉那会李斯才当丞相多久? 就是王翦想当丞相,以他当时的功绩,李斯也得乖乖后面排队。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王翦已经想明白了一切,放下了对权势和财富的渴望。 十几年前都已经选择了放下,不再涉足朝堂争斗,更遑论现在已经半只脚踏进了棺材? 王离说的不错,太尉,掌天下兵事,天底下唯有王翦担任太尉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 但是那也太名正言顺,看起来都好似非他不可了。 “不应该啊……”王翦揪着自己苍白的胡子百思不得其解。 他当时急 勇退,虽然并未言明,但是君臣之间自有默契。 赵泗肯定是没这么大的心和这么大的胆子贸然提出让自己重新担任太尉的。 这只能是始皇帝的意思。 可是自己和始皇帝明明很早以前已经默契的约定好了未来…… 王翦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情况特殊,自己绝对不会被始皇帝捞起来重新担任太尉。 换句话说,到底是什么天大的事情,非得他来担任太尉 服天下兵事? 这还真不是王翦自傲。 始皇帝一统天下,最硬的骨头全是王翦亲自啃下来的,王翦往太尉的位置上一座,对于所有有不臣之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威慑。 这位可是真正正儿八经把六国有生力量干 的国士。 “事情大了才麻烦啊……” 到底,是怎么样的大事,大到了始皇帝要主动破坏和自己的君臣约定? 王翦,一时之间,心中十分犹疑。 而朝堂之上,伴随着赵泗开口也陷入了争执之中。 “王老将军年事已高,恐难堪此事也……”右相王绾 锐的意识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御史大夫冯去疾也随之附和…… 主要还是王翦的地位太特殊了。 王绾和冯去疾虽是三公,但是权力被始皇帝收的差不多了,几乎已经被完全架空。 但是王翦担任太尉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以王翦的功绩和威望,一旦出任太尉,三公之首,唯有王翦也! 这是真真正正能够 的王绾和冯去疾失声的人物。 人家是急 勇退,不是死了! 冯去疾和王绾开口,附和者还真就不少,主要还是王翦的份量太重,而且……年纪也确实有点大了,身体也确实不是很好。 当然,同意王翦担任太尉的才是大多数。 因为,王翦的功绩和威望,是摆在明面上的。 对于军方来说,战无不胜四个大字,就足够让他们死顶王翦。 就连反对王翦重任太尉之人,也只能从王翦的身体上开口。 始皇帝看了一下王翦,王翦迟迟没有开口。 说实话,到了这个地步,王翦虽然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也知道始皇帝一定要有大动作了。 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是拒绝,其他人或许不能拒绝始皇帝的意志,但王翦是个例外。 他年龄大,身体不好,功绩又足够,对于这种人,不犯原则 错误的情况下,君王也不能强迫。 一个是同意。 同意,那就是为王家博得一个更加广阔和光明的未来。 风险就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飞鸟尽,良弓藏。 王家的地位已经十分尴尬了,王翦倘若再更进一步…… “若论资历功绩,无人能出王老将军之右……王老将军意下如何?”始皇帝摆了摆手,群臣为之肃然。 始皇帝亲自询问了…… 王翦知道,自己躲不开。 他必须要做出选择,朝堂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左右始皇帝的意思。 这个选择,他必须自己来做,想要依靠装死躲避,已然并不现实。 同意,还是拒绝? 各有风险,也各有好处。 但是显而易见的一件事是,王家走到这个地步,同意的收益已经比不上可能面临的风险。 王翦,已经没有好被 惑的了。 风险太大,收益太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始皇帝从未有过飞鸟尽良弓藏的政治信誉终于起到了作用。 同时,也有十几年下来的君臣默契。 始皇帝,或许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好的君王的优秀 格。 他从不信任任何人,他乾坤独断…… 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好的上司。 他从未亏待过任何一个有功之臣。 “臣一顿饭,尚能吃两斤牛 呢!” 王翦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扶着轮椅,站定身子。 沧桑的喉咙之中吐出的声音依旧雄浑。 王翦相信,如果不是很大的事情,始皇帝不会主动破坏二者之间的君臣约定。 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始皇帝 到了一些为难。 那么……现在其实并不是计较风险和利益的时候。 始皇帝是一个好的君王,那他就应该做好一个好的臣子分内的事情。 第十一章 群臣惊疑 理论上来说,在秦朝杀牛是犯法的。 但是吃牛并不犯法,总有一些牛脑子不怎么好用走着走着撞树上一头撞死。 牛 老,不好撕咬,王翦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牙口很好,老 亦能吃下口。 始皇帝脸上 出笑容。 话已至此,赵泗荐官,始皇帝亲问,甚至于王翦自己都表示自己依旧老当益壮。 那么,王翦成为太尉这件事就没人再能够反驳和质疑了,谁也不敢说王翦没有资格担任大秦的太尉掌天下兵事。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过,始皇帝大巡天下归来以后,会带来这样一波巨大的节奏。 漫长的朝会开了半天,从天刚刚放亮,说到现在已经将近中午,全是大动作。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 赵泗开始按照和始皇帝的报备替李斯举荐人事任命。 依旧是一长串名字,这次涉及人数更多,官职更大。 从地方干吏到两千石的大官都有涉及,被赵泗提起来的人事任命只有三十多个,但是真正涉及的人事任命已经过百,只不过有一些人事任命因为官职不高,不值得在朝堂上说出来罢了。 一波比一波的节奏更大! 先是赵泗任上卿,然后是李斯荐官,近乎把持半个咸 城的兵力驻防。 然后就是王翦重新出山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这次更是涉及三十多个朝廷要职,涵盖了整个朝堂。 这一次的争执之声更大! 朝堂之上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李斯要进行人事调动,就免不了原本的官员被排挤到别的地方。 赵泗手底下的门客任职的官位虽然紧要,但是太过于低微,被排挤的可怜人没资格参与这次大朝会,因此争执不多。 可是李斯这份人事调动任命,涉及的朝廷职位有很多就在现场。 一时之间,群情 愤! 然而,这一次始皇帝并没有等待朝堂之内再起争执。020mAGaz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