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说理,情况 “他们这意思, 战死的那个三个其实都是咱们的人?那,那,那是不是说,当初老章头卖了那么些家产, 其实为的也是支持咱们的队伍?” 什么三个都是咱们的人, 咱们是什么人?等等, 这个不对,重新来, 这老章头三个儿子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 这三兄弟都是打鬼子死的对不对?最小的老三,还是死在了45年, 这个是整个镇子, 不甚至是整个县城, 只要认识的都知道的事儿。怎么突然就成了三个都是了?明明人家武装部只是证实了章家老大一个是自己人吧!外头这怎么扯得?你怎么就能信? 沈冬以往虽然也觉得镇子上这些人对探索八卦太积极了些,可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甚至隐隐还有些乐在其中的意思,毕竟这年头娱乐活动太少了些嘛, 发展一个还是很有必要的。可这八卦归八卦, 离现实, 全靠脑补,是不是太夸张了些? 特别是自家大哥居然也一样脑补出了新剧情,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要是她不拦一拦,是不是过几天,外头就会说, 老章头早年的家产都捐给组织了? 嚓, 别闹了, 要真是这样,当初老头被□□的时候就该拿出证据来了,她记得好像是看哪个小说还是资料来着?反正上头说捐献给组织东西什么的,海外的捐款属于集体筹措,只知道筹措的领头人和组织什么的,自他国内的只要是有条件的,都会给一份捐献证明的,哪怕只是某个接收的干部手写的条子呢,那也是个证明。可老章头有吗?明显没有啊! 所以沈冬依然倾向早先 传了很久的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当初老头为了他儿子去参军不至于从小兵做起,不至于被当成炮灰,所以卖了好些产业,筹措了钱,给儿子置办了些防身的东西,以及给招兵的小官们送了礼。 当然,有鉴于如今的形式,这些吐槽沈冬也就是在自己的心里想想而已,并没有说出口,谁知道这么传的人是不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对老章头一家表示善意?谁知道这是不是将来这一家子能免于麻烦的关键? 老章头一家人其实还不错,又低调,又自立,从不给人找事儿,也没听说和人有什么恩怨,这样的人家那就是好邻居,何必刨 问底的找事儿?至于什么 的问题,那个时候都快亡国灭种了,谁会细想这个?大部分其实都 从众,那时候光头 才是正规军,跟着走 正常的。 再说了,多少人扛不住为了活命当了汉. ?肯站起来反抗就很不错了,肯冲上去的那更是好汉,值得他们这样享了后福的人尊重。当然最关键的是,人家都没了对吧!人死为大,就权当自己没这么想过了好了。 有这么一个觉悟的沈冬, 咽了几下口水,将想说的话打了一圈的腹稿,然后张嘴劝沈夏: “你一个大男人,想到什么在自家说说也就罢了,这要走出去还口无遮拦的,想到什么都往外说可不成,想想在学校,那些说别人小话的都是什么人?” 什么人?不是碎嘴就是 打小报告的,这样的人在学校可不受同学们![](//www.020magazine.com/ig/huan.png) 。 “你在想想咱们院子里,谁说这些个事儿最起劲?” 还能是谁?隔壁刘家婶子王 花妥妥第一名啊。 “你把自己和他们对比对比,发现点什么没?” 不,不能这么比,这一比,沈夏表情都扭曲了,面部年龄直接从十六岁窜到了二十六岁。眉眼上都是皱出来的褶子。 “二冬啊,有时候有些话,直接说其实也 好的。” 想像力太丰富的人,怕是受不住二冬这种引导解说的方式。 直说?要不是怕太打击人,她才不会这么婉转呢。不过他既然这么要求了,作为妹妹,她还是很愿意 足这个要求的。 “八卦嘴碎,这样的人谁会喜 ?不喜 的话,那能结 多少真心的朋友?大哥,你工作了,是大人了,谨慎,谨慎再谨慎些,大人和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知道嘛?” 沈夏摆着一张震惊脸,木木的看着妹妹,呆呆的摇头配合。他虽然知道,自从爸没了,二冬成长的速度就有些快,很多时候都让人忽略了她的年纪,就是院子里的婶子们也逐渐开始将她当成个大人对待,可他真不知道,自家妹妹居然成长到了这个地步,好像,好像比他都明白成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样。难道在不知道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他是不是平 只想着双胞胎小,反而有些忽略了妹妹? 沈夏的脑子在疯狂的运转,表情却一点没变,或许是震惊的失去了反应?反正他就那么愣愣的看着沈冬嘴巴一张一合的,往外吐着颠覆他认知的道理。 “对于所有人来说,特别是那些长辈来说,孩子,那表示的是无知,是说话没什么人当真,所以犯错可以原谅。而已经工作了,被定义成了大人的,呵呵,则是戒备的保持距离,因为他们害怕,怕哪天自己也成为对方嘴里的八卦,继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沈冬的话还在继续,甚至她都没避开双胞胎,摸着他们的脑袋,一脸关 ,这表情真够诡异的。 “很多人说话都会下意识的忽略孩子的存在,可定义成大人的,却不能。孩子应该是简单的,直白的,不会转弯的,没有心机的,甚至是不会说谎的!可事实上呢?” 你不用反问了,不说不觉得,原来他们的生活里很多人从年纪,从身份上就已经被贴上了标签了? 那是自然的,不然绿军装为啥这么值得信赖?明明都是从五湖四海来的,生长环境不一样,知识水平不一样,人品信鸽也不一样,为啥就这么定位了呢? “那什么,我心里有数了,让双胞胎去做作业吧,这些事儿他们听还是太早了。” 刚说完这一句,沈夏就想咬舌头,刚还想到标签呢,他对待双胞胎的方式……果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家二冬已经……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轻轻地咳嗽几声,带过这一段的尴尬,沈夏寻了个安全的话题。 “这些 子我瞧着你好像喜 上了打乒乓球?玩的怎么样?要不要到运输队来和人比比?我们那边的桌子,比你们学校的都不差。” “玩的还行吧,不过你们那边我就不去了,都是大人,和他们玩肯定都让着我,这还怎么提高?还是如今这样好。” 换个话题就换个话题吧,有些事儿说一两句是提醒,说多了那就成了啰嗦了,她还年轻着呢,不想被人当成絮叨的更年期妇女。 “如今哪儿好了,政府后头小树林边的大平地,一个水泥板,两块砖,这就算乒乓台了?能提高什么呀。” 不说不觉得,一说沈夏 心都是不 意。别人家玩,那真是玩,可他家二冬那是玩?他又不是傻子,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每天一分钟也够他琢磨出一二三了。 只要他家二冬运动的够多够好够厉害,那家里突然出现的东西就越多越好越值钱。 虽然他不明白,他爸这么 作是个什么意思,是不是有想要家里兄弟姐妹在这上头努力努力,求个出息什么的。可明白不明白的,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月里,能有这么一笔补贴对他们家有多大的好处,他还是明白的对吧!别的不说,光是他们家吃的粮食, 蛋,那说出去,绝对能吓死人,更不用说那些连着票都难搞的东西了。 “这事儿你得听过的,这样,后 就是周 了,我领你去,到时候再喊几个老师傅家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怎么样,这总不用担心别人让你了吧?” 哦,那就是家属集体活动了吧,那也成。 “这可以,对了大哥,有个事儿你留心留心。” 嗯?这又有什么事儿? “昨儿我从小树林那边过来,看到老张爷爷了,手里还提着个篮子,里头有好些 骨头。” 骨头?最近没闻到他做骨头汤的味儿,这 骨头……他提着难不成送人?他一个孤老,平 连个走动的地方都没有,送谁?等等,莫不是遇上了什么骗子? “不行,这事儿我得去问问。” 一个院子住了这么多年,虽然没有血缘,只是邻居,可和亲人也没什么区别了。所以遇上这样的事儿,沈夏能当不知道?那是站起身就想走出去立马问清楚。 可惜他人才动,就让他亲妹妹给镇 了,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一脸不赞同的反问: “唉,你等等,问什么问,要是他愿意说,能咱们院儿一个知道的都没有?” 好像……这么说也是啊!那这事儿怎么办?这要真是遇上了骗子可怎么好?也不知道什么人这么缺德,连着一个孤寡老人都骗,也不怕半夜挨雷劈。 “二柱不是在巡逻队嘛,大哥,要不你找他说说?让他平 多留心留心?知道他东西送了哪儿,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也是,他差点漏了这个,他们院子虽然不大,可人手还是有些的。 “行,我这就去找他。” 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福利院、善 刘二柱确实 有用, 这里沈夏刚和他说了不过半天的功夫,他就拉上了院子里正房李家那个当民兵的小子。而两个受过一定训练的年轻小伙儿一出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福利院吧。” 站在街口,看着老张头提着篮子 练的和门卫打招呼, 脚步轻快的走近那个院子, 李大军低声呢喃了一句, 刘二柱在他身后不远,听得不是很清楚, 下意识的想抬头问问, 不想却被李大军一把拉住了胳膊,拖着转身往回走了几步。 “怎么了?有什么不对?” “还记得前街的小结巴吗?” “小结巴?” 刘二柱表情一顿, 怎么可能不记得, 这是他们这一片的妇女们唏嘘了好些 子的惨人家呢。前些年灾荒, 大家 子都不好过,那些单亲人家就更是如此。小结巴自小没了父亲, 就靠着他体弱的娘接了他爹的班,给人拉货熬 子。 拉板车这样的活儿, 就是瘦弱些的男人干着都吃力,更不用说是个女人了, 所以他们家过得一直很难,到了灾荒时期就更难了。小结巴的娘说一句是累死的都不为过。而没了亲妈,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怎么活?最后只能被街道送到孤儿院, 哦,现在叫福利院,由着国家抚养。 不过这小结巴和老张爷爷这事儿…… “你是说, 老张爷爷这是去看小结巴?” “也是这会儿我才想起来, 老张爷爷和小结巴家好些有些关系, 具体的不知道,反正小结巴他爹,以前和老张爷爷关系 好,常来走动。” 要是这么说,老张爷爷将小结巴当自家亲近后辈,好像也对。可若是这样,以前他们怎么没见过老张爷爷往福利院送动心?这小结巴送到福利院也有两年了吧。 “或许不是没有,而是他刻意避着咱们,所以咱们都不知道。” 这有什么好避着的?他们知道了不是 好?不定还能凑一凑,给小结巴多送点吃用的东西呢。 看着刘二柱这理所当然的样,李大军 觉和这小子说话有些费劲,这人脑子里 的都是石头吗? 有心不想理他,可想想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最终还是吐口气,好好的和他分说起来。 “或许老张爷爷就是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毕竟你知道的,因为他是孤寡老人的缘故,咱们院子对他 照顾的,他一直都说欠了大家伙儿人情没法子还这样的话。这样的心思想,肯定不想大家伙儿因为他,再多上小石头一个负担,所以宁可瞒着,自己来。” 啊!这样?刘二柱回头看了看已经没了踪影的福利院,摸了摸脑袋,不确定的问: “那咱们这会儿知道了,又该怎么办?当不知道?” “我想还是当不知道的好,就是想帮忙,也先缓缓,等我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所以说人李大军是正紧民兵,刘二柱始终没选上是真的有缘由的,看看这处世的方式方法,明明是同龄人,愣是分出了两个档次。 李大军人脉不少,又是在民兵队这样的地方,查点事儿那真的很速度,这里说好,晚上回去的时候,就已经一二三都了解清楚了。 “确实是去找小结巴的,不过带着 骨头去却不是为了小结巴,是福利院有个孩子病了,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子,所以老张爷爷就将自己的 票给拿了出来,买了 骨头送去。” 许是这事儿他们暂时不想告诉大人的缘故,许是这事儿沈夏先发现的缘故,反正不知怎么的,因为这么一个事儿,老沈家居然就成了几个小子们碰头开会的地方,这转变的也真是够神奇的。 沈冬给这些个在现代几乎还能算是孩子,这里却已经都开始工作,被人当成大人一把对待的小年轻们一人端上了一杯凉白开,然后默默的坐在一边的角落里旁听着。 “福利院的情况不好吗?不会吧,我听人说,政府机关也好,街道也罢,对那边听关心的呀。” “关心是 关心,可到底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是吧,再说了,那么些孩子呢,好些都到了长身体的时候,粮食都未必够吃,更不用说别的了。” 李大军家因为他爸是厨子的缘故,属于院子里最不缺嘴的人家,可即使这样,也不能说家里粮食一定够吃,更不要说福利院了,想想都觉得他们难的很。 “也是,那边的孩子虽然都有定额,可半大的孩子吃起来,定额哪里够用,我家每个月就要另外在黑市买上十来斤,再去乡下亲戚家换上二十斤白薯才够吃。” 刘二柱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的事儿那是月月都要经历一回,说起这个,他这样的小年轻都觉得 子艰难。 “呵呵,哪家不是这样?就是盛大哥这样的都不够。” 这个是沈夏真知道,因为他亲眼见盛德子买黑价粮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要是这样,那咱们,咱们是不是也帮一帮?” “怎么帮?咱们自己都穷的要死,肚子永远都填不 呢。总不能拿家里的给出去吧!” 是啊,这时候哪家过得宽裕呢?都差不多。 别人家差不多,沈家绝对有的多,听到伙伴们这么说的沈夏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沈冬。 这都什么眼神?想当好人?好人是可以当,可问题是你怎么给出东西的来处?谨慎啊,大哥,你可别一时热血上头,给自家找麻烦。 沈冬的小白眼翻得十分勤快,顺利的将自己的意思传递到了沈夏这里,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沈夏心下的柔软。 孤儿啊,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难道不是孤儿?比那些孩子幸运的是,他们成为孤儿的时候,他已经能接班养家了,乡下还有二叔能时不时照顾一二。不然怕是比那些孩子更惨。 “我二叔乡下那里别的不行,寻点 蛋还是能得,下次我托人带 蛋的时候,问问能不能多 几个吧,到时候送过去,哪怕是整个 蛋羹给孩子们分分吃呢,好歹也能多点营养。” “大夏你要这么说,那咱们好像也并不是一无所有了,呵呵,我别的不成,弹弓打鸟水平还是可以的,最多下次我少吃点,省下几个来,送过去给他们炖个汤,这也算是有荤腥了吧。” “我听说福利院会组织孩子们糊纸盒,多挣点钱贴补粮食缺口,要不我帮他们想法子换点白薯什么的?这个便宜,换了也能多吃几口。”020mAgAZine.COm |